久久国产一区视频|日本久久久久午夜免费|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国内精品视频在线九九视频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以真誠情懷書寫共和國工業(yè)史——評長篇小說《錦繡》

發(fā)布時間:2022-03-02 16:2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好書薦讀·文學】

  作者:賀紹?。ㄉ蜿枎煼洞髮W特聘教授)

  編者按

  2月21日,中宣部出版局啟動“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好書薦讀活動,向社會推薦重點主題圖書,并通過線上線下書店進行展示展銷,激勵人們意氣風發(fā)地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氛圍。推薦的書目中包括重要文學作品。本報從今日起開辟“‘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好書薦讀·文學”欄目,對部分作品的內容、特色和價值進行評析與闡釋。

  李鐵生活在東北鋼鐵重鎮(zhèn),曾經在國有企業(yè)工作過,他對國有企業(yè)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工廠的工友們仿佛都是他的兄弟姐妹,難怪他能在小說中把工人們寫得那么生動。他的長篇小說《錦繡》(春風文藝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寫了一家大型鋼鐵企業(yè)錦繡冶煉廠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七十多年的發(fā)展變遷,形象準確地為國有企業(yè)勾勒出一幅共和國歷史的軌跡圖。七十多年來,錦繡廠曾為新生的共和國擔當起工業(yè)建設的重任,也曾在市場經濟沖擊下瀕臨破產重組的衰落,更有克服重重困難迎來鳳凰涅槃的輝煌。李鐵仿佛就是一位親歷者,敘述時他始終在場,文字里飽含情感,他有一種真誠的國有企業(yè)情懷,以小說的方式向國有企業(yè)致敬,為國有企業(yè)寫史,為國有企業(yè)最堅實的力量——工人群體謳歌。

  李鐵是通過人物來展現國有企業(yè)歷史的。他著重塑造了一個工人家庭的兩代人。父親張大河在新中國之初就是錦繡廠有名的技術高手,他的三個兒子后來相繼成為錦繡廠的工人,父子兩代就像是在中國工業(yè)建設的歷史跑道上進行接力賽跑的運動員,中國工人在國有企業(yè)中磨煉出的家國情懷便在他們的接力中不斷地延伸下去。

  張大河是一個嶄新的工人形象。李鐵突破工業(yè)題材創(chuàng)作上的思維定式,以工匠精神賦予張大河精神品格上最具代表性的時代特征。張大河很看重技術,認為工人就是要有技術。在建設新中國的熱潮中,人們普遍懂得技術的重要性。上級派來的領導牛洪波雖然是一名軍人,但他面對生疏的廠房,很快明白必須把有技術的工人團結起來,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他因為不認識錳礦被張大河訓斥,但他不僅不惱火,還專門叫來張大河,要他擔負起為新中國煉好第一爐錳的光榮任務。有了領導的支持,張大河的底氣更足了,他在日記里寫道,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個技術大拿,還要把技術傳授給大家,“我要讓大家都跟我學,成不了大拿也要成個內行”。這就是工匠精神在當時的具體化。李鐵緊緊圍繞這一點展開情節(jié),不僅將張大河塑造成一個具有獨特光彩的新中國工人形象,而且也準確地表現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代特征。蘇聯專家給錦繡廠帶來了先進的設備和技術,但張大河很看不慣他們指手畫腳。在一次因為不熟悉蘇聯的機器設備而發(fā)生故障后,蘇聯專家彼得羅夫斷言張大河的“煉錳高手”是徒有其名。張大河很不服氣,當面向他提出要一比高低。小說生動地描寫了兩人比試煉錳手藝的場景。比試的結果是張大河略勝一籌。因為對技術的癡迷,他們成為朋友,在翻譯人員的幫助下交流起煉錳的心得。在李鐵筆下,張大河的理想與技術大拿有關,他因為在技術上精益求精而獲得進步,不僅承擔起生產的重擔,而且還被評上全國勞模。小說真實再現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工業(yè)戰(zhàn)線看重技術、提倡技術的整體氛圍,張大河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得到發(fā)揮。

  小說的上部分通過張大河書寫了國有企業(yè)在新中國初期所作出的重要貢獻。下部分則主要通過寫張大河的兒子們如何伴隨國有企業(yè)的困頓、低谷及鳳凰涅槃的重生,為自己的命運涂上亮麗的色彩。李鐵通過三個兒子的書寫,成功塑造了“工二代”的整體形象。他們在精神層面上顯得更為豐富,人生選擇也更加多樣。大兒子張懷智選擇辭職下海,組建起自己的公司,事業(yè)干得風生水起,一度還成為錦繡廠的有力競爭對手。二兒子張懷勇在錦繡廠最危難的時刻出任廠領導,以堅忍的毅力帶領工人們闖過難關,使錦繡廠迎來新的騰飛。三兒子張懷雙則熱愛技術活,樂于堅守在生產第一線,享受著生產的喜悅。盡管張大河在故事情節(jié)中已退到了幕后,但三個兒子身上分明都有他的影子。這顯然是作者李鐵的有意為之,他要通過“工二代”寫出新中國鑄就的工匠精神是如何傳承的。張大河的兒子們同樣具有國有企業(yè)情懷,并且更加舒展,將國有企業(yè)情懷與國家意識、家國情懷和個人事業(yè)更好地銜接起來,因此他們并不拘泥于某一個具體的工廠,而是能夠站在國家和社會的大格局中去認識和處理問題。工匠精神則突出體現在張懷雙的身上。李鐵也是刻意要塑造這樣一個熱愛技術的“工二代”,以此表達他對工匠精神的呼吁。在李鐵的心目中,新中國之初培育起來的張大河不應該隨著歷史的翻篇而被遺忘,即使現在的工業(yè)體系越來越趨于科技化和現代化,但仍然需要張大河式的工人,仍然需要發(fā)揚他身上所具備的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李鐵是一名忠實的現實主義作家,盡管他對工廠和工人兄弟姐妹們充滿感情,盡管他承認國有企業(yè)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也嘆服國有企業(yè)和全體工人們所作出的貢獻,因此他將小說中的工廠取名為“錦繡”,但即使如此,他也不以美化和夸飾的方式去書寫歷史和人物。特別是在小說的下半部分,他聚焦于錦繡廠的現實場景,既有陽光,也有風雨,寫出了國有企業(yè)的改革陣痛和雨后彩虹。他正視國有企業(yè)曾經遭遇的困難,也心疼工人為此所付出的代價。他用了不少筆墨去寫下崗工人,既寫他們的艱難,也寫他們的堅忍。張懷勇是從車間工人干起的,當他成為廠領導時,卻要實施工人下崗的方案。他很痛苦,但為了工廠的生存,必須這樣做。即使這樣,他的心里始終裝著下崗工人,每當工廠有了起色,他就要設法將下崗工人招回來。小說結尾下崗工人的情節(jié)就別有深意。張懷勇當選為優(yōu)秀企業(yè)家,乘車去北京領獎。途中在加油站遇到了一位錦繡廠的下崗工人,聽了他介紹自己這么多年來自謀職業(yè)的艱辛后,張懷勇心情沉重起來,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寫到這里,李鐵筆鋒一轉:“朝前望,正是九十點鐘的光景,陽光灑了滿地,道路、樹木和田野上泛起綢緞般的光澤。”這是李鐵對國有企業(yè)未來前景的美好想象。這樣的未來前景,不僅關乎國家的強盛,也關乎人民的幸福。這是貫穿小說始終的一種現實的人道主義精神。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2日 14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