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守護風清氣正網絡空間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的報道】
光明日報記者 王金虎
3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新聞發(fā)布會,邀請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等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回應關切,全方位保護網民合法權益
盛榮華表示,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將做到“三個更加突出”,即更加突出回應網民關切,更加突出對癥下藥,更加突出效果導向。
盛榮華介紹,具體包括十個方面的重點任務:打擊網絡謠言,整治MCN機構信息內容亂象,整治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整治應用程序信息服務亂象,進一步規(guī)范傳播秩序,算法綜合治理,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huán)境等。
“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方面,維護廣大網民的合法權益,共同營造我們美好的精神家園;另一方面,促進互聯網企業(yè),包括網站平臺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行穩(wěn)致遠?!笔s華說,只有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tǒng)一,堅持安全和發(fā)展相統(tǒng)一,維護廣大網民合法權益,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網絡生態(tài)環(huán)境,企業(yè)才能夠實現健康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
2021年,國家網信辦部署開展了“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據統(tǒng)計,全年累計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2200多萬條,處置賬號13.4億個,封禁主播7200余名,下架應用程序、小程序2160余款,關閉網站3200余家,“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
盛榮華表示,網絡生態(tài)亂象問題容易反彈回潮,一些頑瘴痼疾仍然存在,一些新問題、新情況、新挑戰(zhàn)不斷出現。因此,營造風清氣正網絡空間、保護網民合法權益必須持續(xù)深入、久久為功。
打擊“水軍”,剎住“流量至上、唯利是從”的風氣
近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某些企業(yè)雇傭水軍刷好評的問題,流量造假、操縱輿論等行為引發(fā)關注。
“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是很多網上亂象的源頭,嚴重地影響了網絡秩序,危害了網絡生態(tài)?!笔s華說,“2021年年底,國家網信辦啟動打擊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等專項行動,通過集中治理,有效遏制了亂象的滋生蔓延,取得了積極的治理成效。對于‘3·15’晚會曝光的涉及網絡水軍問題的一些重點案件,我們也督促指導相關網站平臺進行整改,整改結果要反饋報告?!?/p>
據統(tǒng)計,2021年累計清理招募水軍、推廣引流違法違規(guī)信息262萬多條,查處網絡水軍溝通聯絡賬號群組290多萬個,處置問題商家1.2萬個,問題商品15萬多件,下架關停App、網站300多家。
盛榮華表示,打擊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涉及線上線下,涉及不同平臺,需要強化統(tǒng)籌,形成工作合力。2022年,國家網信辦將指導網站平臺強化信息共享,推動違法違規(guī)賬號跨平臺處置,同時與公安等部門密切協(xié)作配合,加大打擊力度,通過完善技術防控,升級對抗策略限制水軍參與,壓縮刷榜空間,降低刷評影響,防止網絡亂象反彈回潮,剎住“流量至上、唯利是從”風氣。
懲治網絡暴力,久久為功防止反彈回潮
針對網絡攻擊者披露公民個人信息,發(fā)起對公民個人的人肉搜索、侮辱誹謗行為,人們深惡痛絕。
“網絡暴力突破了道德底線,不僅侵害他人的尊嚴、名譽和隱私,也嚴重污染了社會風氣。”國家網信辦網絡綜合治理局局長張擁軍說,今年年初,國家網信辦開展了“清朗·春節(jié)網絡環(huán)境專項整治”,把網絡暴力作為整治重點。據統(tǒng)計,今年以來,累計清理相關有害信息87.9萬條,處置違法違規(guī)賬號4.1萬余個。
應看到,打擊網絡暴力現象不是一蹴而就的。張擁軍表示,打擊網絡暴力現象,需要不斷完善治理機制,久久為功,防止反彈回潮。接下來,將通過四個方面加大對涉網絡暴力現象的整治,分別是:
精準識別處置。指導網站平臺建立網絡暴力行為監(jiān)測模型,通過分析用戶評論、彈幕等環(huán)節(jié)的異常行為,綜合舉報數量頻次,準確識別網暴苗頭。
加大懲治力度。針對參與網絡暴力的賬號,督促網站平臺采取批量禁言、暫停私信以及永久禁言、關閉賬號等措施,對涉嫌違法犯罪的,移交有關部門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強化用戶保護。指導網站平臺進一步調整優(yōu)化產品功能,督促網站平臺完善防控機制,包括上線“一鍵防護功能”,限制陌生人私信、評論和轉發(fā),上線發(fā)文警示功能。
暢通舉報渠道。國家網信辦舉報中心有“12377”熱線電話,可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進行舉報。未來工作中,要繼續(xù)細化這些舉報分類,簡化舉報程序,確保網民能夠快速、便捷地舉報網絡暴力問題,幫助網民切實維護自身權益。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8日 0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