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話語創(chuàng)新中升華寫作主題
作者:丁曉原(常熟理工學院教授、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
湖南作家彭東明的報告文學《一生的長征》(湖南文藝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以充分個性化的人物敘事,生動地詮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重大主題。
主題報告文學的創(chuàng)作在新時代主題文學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這里還有一個主題創(chuàng)作的有效性問題,它關涉到文學的高質量發(fā)展。有價值的文學,應當是有質量的文學。這幾年,報告文學的主題創(chuàng)作活動十分活躍,也有許多比較成功的優(yōu)秀之作。但在“寫什么”和“怎么寫”這些寫作的基本要素方面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這是由于主題報告文學寫作所具有的某種特殊性,特別是其中公共性與個人性的有機融合是一個寫作難題。同時也與一些作家非虛構審美敘事意識和能力的不足有關。主題寫作自然有它的總體規(guī)定性,但這類寫作最終價值的實現有賴于作者能否尋找到與之相應的具體的人物事件和蘊含其間的寫作主題,即要通過具體的、富有特質的寫作題材,表達獨特而深刻的寫作主題,否則作品就會流于同質化、表面化,就不會具有文學所需要的創(chuàng)新品格,也就不可能贏得讀者的關注,有更廣遠的傳播。
在這樣的背景中閱讀評價《一生的長征》,我以為這部作品為主題報告文學的有效性寫作提供了一個較為成功的樣本。在建黨百年的非虛構作品中,《一生的長征》所寫的人物及其故事是與眾不同的,作品的主題也耐人尋味。主人公老革命喻杰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參加長征,作為商界代表跟隨毛主席參加過國共重慶談判。新中國成立后在多部委擔任要職。他的大半生充滿著傳奇的故事,但很顯然作品的敘事主線不是喻杰九死一生、跌宕起伏的革命史,而是他1970年離休回鄉(xiāng)后近20年的鄉(xiāng)村生活史。作品通過革命史和生活史的有機關聯(lián),告訴我們“一生的長征”的本真意義是什么。長征艱難而榮光,但“一生的長征”更偉大而恒久?!耙簧拈L征”彰顯的是革命者的本色,是共產黨人的初心所系,是一輩子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不謀私利,是永遠扎根在人民的大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只有懂得我們從哪里來,才能一輩子守持初心;只有知道我是誰、為了誰,才能一生踐行初心。作品正是通過對喻杰這一個老革命獨特、完整的人生故事的具體敘說,詮釋了富有現實意義的道理。這樣的寫作在相關的主題文學創(chuàng)作中是獨具品質的,因而具有卓然的顯示度。
作者打破了報告文學寫作中既成的模式化,基于非虛構的基本寫作倫理,借取小說、散文、影視等多種藝術方法,從而更富有非虛構表現力地再現了喻杰這一人物的光輝形象。報告文學可以借鑒小說的一些藝術手法,但需要指出的是,必須嚴守非虛構的底線,切不可作無根想象,更不能主觀故意虛構,否則小說化的寫作會顛覆作品的根基。我以為有效的報告文學主題寫作,應當是回到文學的寫作,應當是將文學落實到文本的具體建構中。在這一點上,《一生的長征》的作者大體是用心用力的。作者善于從人物人生旅程中發(fā)掘和提取故事性,在故事中精選細節(jié),通過具體的敘事,塑造人物的精神形象。
比如,作品開篇是這樣描述人物出場的,“一輛滿身塵土的客班車,喘著粗氣,緩慢地爬行在東洞庭湖邊。湖草在灰蒙蒙的太陽下枯黃著,柳樹早已落盡了葉子,裸露的湖灘開裂著如蜘蛛網一樣的縫,湖水瘦成了一條河”。沒有大詞套話,直奔人物未來生活的環(huán)境,給出了人物形象的色調,確立了作品敘事的基調,具有多維的意味。在樸素生動的敘事中,作品實現了對喻杰一生都行走在共產黨人長征路上的精神形象的塑造,刻畫了人物樸實而光輝、平凡而高尚的靈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