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媒體中心的文化韻味
【成都大運會來了】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作為成都大運會場館運行的重要標志性節(jié)點之一,成都大運會主媒體中心于7月13日啟動試運行,開門迎接全球各地媒體記者。
主媒體中心是供媒體記者工作使用的非競賽場館,是媒體記者的“大本營”、新聞信息的“總樞紐”。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精彩的“大運故事”將源源不斷地從這里發(fā)出,傳向全世界。記者第一時間探訪主媒體中心后感到,這里不僅是媒體記者的辦公地,也是成都向世界展示深厚文化底蘊的重要窗口。
遠遠望去,以中國傳統(tǒng)書院文化為特色的主媒體中心矗立于東安湖畔,與大運會開幕式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及火炬塔隔湖相望。走近可以發(fā)現(xiàn),鋁板幕墻為竹片形狀,傳遞“竹簡木牘”的文化符號,合院空間、架空院落、天空陽臺等場景設計,展現(xiàn)著獨特的建筑之美,營造出典雅的東方意境。
主媒體中心內,媒體工作間、新聞發(fā)布廳、媒體采訪間等區(qū)域布局合理、寬敞明亮,為媒體記者提供了優(yōu)越的辦公條件。國際廣播中心向超過20家海外持權轉播商及35家境內持權轉播商提供轉播服務,大運會開閉幕式及各比賽項目的電視公用信號將從這里向全球分發(fā)。
“以‘成都味’滿足‘世界胃’?!痹诿襟w餐廳,主媒體中心媒體服務組經理付曉曦說,“這里提供中餐、西餐等各類餐飲選擇,希望別具巴蜀特色的美食能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感受不一樣的大運風味?!?/p>
沿著餐廳動線,餐后將餐盤送到回收處,出門即是一個川西茶館風格的休閑空間。“為給記者提供輕松愉快的工作環(huán)境,我們還為記者準備了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活動。”主媒體中心文化活動專員鐘紅均說,大運會期間,這里有蜀錦蜀繡、川劇變臉、四川竹琴、瓷胎竹編等非遺項目的展演展示,并有志愿者提供翻譯服務,海內外的記者朋友們忙完工作到這里坐一坐,將能體驗到獨特而厚重的川味文化。
糖畫非遺傳承人劉鵬程舀起一勺糖汁,在面前的小桌上舞動起來,糖汁流成一條細線,很快在桌上凝出了一條栩栩如生的生肖蛇。他說:“老祖宗傳下來的好手藝,我們要傳承好、發(fā)揚好。我再畫個大運會的吉祥物蓉寶,送給各國的媒體朋友們品鑒?!?/p>
據(jù)悉,主媒體中心從7月13日開啟試運行,7月25日進入24小時運行,將在大運會期間持續(xù)運行30天,是運行時間最長的非競賽場館。賽后這里將改為圖書館,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文化服務。
(光明日報成都7月13日電)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4日 0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