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最耀眼的一枚金牌
本報記者 張保淑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2月21日 第 05 版)
還未離開就已懷念,隨著位于國家體育場“鳥巢”的主火炬于2月20日夜緩緩熄滅,北京冬奧會在全球億萬觀眾矚目下落下帷幕,各國冬奧健兒在歡慶冰雪盛典后依依不舍地向“雙奧之城”作別。
這場冰雪盛典雖然短暫,但是冬奧健兒從世界各地匯聚“雙奧之城”,團結在奧林匹克五環(huán)旗下,在中華民族農歷春節(jié)的喜慶氛圍中,共逐冰雪賽場、同享奧運榮光,盡情歡笑、深情相擁,以奮勇拼搏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完美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的真諦,成就了奧運史上一屆永恒的經典。
從2015年7月31日冬奧舉辦權花落北京,到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奧會上冬奧會會旗完成交接;從到2022年2月4日冬奧會盛大開幕,到20日勝利閉幕,北京冬奧會克服各種不利影響,特別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zhàn),一路堅定前行,交出了一份亮麗的冰雪答卷。
屢破紀錄 賽出水平
奧運會是全球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的綜合性冬季項目體育賽事,競技成績是衡量一屆冬奧會水平的重要標志,從這角度而言,北京冬奧會無疑非常值得稱道。在為期17天的密集賽程中,冰雪健兒不斷突破自我、挑戰(zhàn)極限,在一些項目上,創(chuàng)造了新的冬奧會紀錄甚至世界紀錄,涌現出一批耀眼的冰雪運動明星。
在北京冬奧會上,多項奧運會紀錄世界紀錄被打破,一些競賽場地特別是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成為冬奧健兒創(chuàng)造新紀錄的“福地”。2月5日,荷蘭名將斯豪滕在速度滑冰女子3000米比賽中,以3分56秒93打破塵封20年的奧運會紀錄。在之后的5天比賽中,又有4名荷蘭選手分別在4個速度滑冰項目上打破奧運會紀錄,掀起了一股爭破紀錄的熱潮。2月11日,北京冬奧會接連產生了兩個項目新的世界紀錄:瑞典名將范德普爾在速度滑冰男子10000米項目上,以12分30秒74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并奪得冠軍;荷蘭選手舒爾廷在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1/4決賽中,以1分26秒514打破該項目世界紀錄。
作為本屆冬奧會東道主,中國隊以非常突出的競技表現,贏得了國際同行的認可和尊敬。一方面,中國派出冬奧參賽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體育代表團,實現全部7個大項、15個分項的“全項目參賽”,共獲104個小項的194個席位的參賽資格。另一方面,中國隊取得冬奧參賽歷史上空前優(yōu)異的成績,以9枚金牌4銀牌2銅牌,位居金牌榜第三位,標志著中國經過本屆冬奧會的錘煉和促進,已經進入世界冰雪競技大國前列。值得一提的是,以徐夢桃、范可新為代表的冰雪宿將如愿奪金,其冰雪運動生涯由此進入新階段;同時,以谷愛凌、蘇翊鳴等為代表的新生代運動員迅速崛起,勇奪多枚金牌或獎牌,昭示中國冰雪運動更加光明的未來。更可貴的是,中國冰雪健兒在比賽過程中,都展現了良好的體育精神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安全為要 保障有力
“我們非常非常成功地舉辦了世界上最復雜的國際比賽或活動之一。疫情防控是冬奧會保障工作上的一個挑戰(zhàn),但是他們做得真的非常棒,我要向我們的中國朋友和同事們致敬!”國際奧委會新聞發(fā)言人馬克·亞當斯這樣說。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則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盛贊,北京冬奧會閉環(huán)管理非常成功。他說,閉環(huán)內陽性率差不多為0.01%,可以說那里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他本人和廣大運動員都感到安全而舒適。美國國際衛(wèi)生服務聯盟負責人凱特·圖蘭科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特別是北京冬奧會閉環(huán)管理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保障了北京冬奧會的安全順利舉辦,為世界奉獻了一場精彩的盛會。
安全是成功舉辦一屆冬奧會的前提條件,尤其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為此,中方與國際奧委會等共同制定了科學實用的防疫手冊,規(guī)范和指導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組建由科學家、中外醫(yī)學專家組成的團隊,根據每天全球疫情最新發(fā)展形勢,分析冬奧會閉環(huán)內每一個病例并對閉環(huán)內整體疫情發(fā)展趨勢進行研判,適時調整應對措施。冬奧會閉環(huán)管理政策和措施得到嚴格落實執(zhí)行,獲得了冬奧會參與人員的認可和配合。大家積極做好個人防護,遵守核酸檢測等各項規(guī)定??梢哉f,冬奧會防疫安全是各方共同努力、攜手交出的優(yōu)秀答卷。
冬奧會賽時保障是篇大文章,除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外,還要做好冬奧會競賽場館、非競賽場館、訓練場館、冬奧村等涉奧場所和整個城市安全穩(wěn)定運行工作。為此,北京市組建了涉及電力、燃氣、熱力、供排水、環(huán)衛(wèi)等各領域約18萬人的保障隊伍,根據保障方案和應急預案,及時高效開展工作,妥善應對冬奧會期間出現的各類問題,尤其是2月13日出現的大范圍降雪帶來的不利影響,始終做到了平穩(wěn)有序。
科技櫥窗 創(chuàng)新無限
機器人水下傳遞火炬、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零碳制冰、主媒體中心智慧餐廳機器人烹飪送餐“一條龍”……濃濃的“科技味”不僅是北京冬奧會的一大鮮明特點,而且是其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大量現代科技成果廣泛應用于賽事組織、籌辦、舉辦,讓北京冬奧會成為展示現代科技的精美櫥窗。
在近日于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行的科技冬奧有關情況專場新聞發(fā)布會上,科技部社會發(fā)展科技司司長祝學華介紹說,有關方面組織實施“科技冬奧”重點專項研發(fā)計劃,攻克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示范應用了一批前沿引領技術。圍繞場館、運行、指揮、安保、醫(yī)療、氣象、交通、轉播、觀賽等關鍵場景,500多家單位、超過萬名科研人員參與研發(fā)的200多項技術成果在測試賽、運動員訓練、正式比賽中開展了應用,為北京冬奧會高質量辦賽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冬奧會賽事舉辦方面,“冰雪科技”創(chuàng)新為選手發(fā)揮競技水平、創(chuàng)造佳績打下了堅實基礎。本屆冬奧會研發(fā)應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利用國產制冰機,針對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等不同競技項目進行冰面定制,最大限度滿足了不同項目對冰面溫度、硬度、均勻度等個性化需求,為運動員提供最佳競技體驗,也助力他們取得成績上突破,創(chuàng)造新的奧運紀錄和世界紀錄。本屆冬奧會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采用“毫米級”雙曲面混凝土噴射及精加工成型技術,1.9公里賽道一次性噴射澆筑成型,被國際雪車聯合會主席評價為“是世界上最好的賽道”,是選手們縱橫馳騁的最佳秀場。
在冬奧會運行和賽時轉播方面,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阿里巴巴集團提供云技術支持,北京冬奧會實現了奧運信息管理和分發(fā)系統(tǒng)、運動會管理系統(tǒng)和賽事組織、協同辦公等數字化平臺上云,實現了奧運會運行數字化變革,開百年奧運史之先河。同樣是依托阿里云,北京冬奧會超過6000小時精彩內容,以4K高清甚至8K超高清格式實現全球轉播。這是1964年奧運會開始衛(wèi)星電視轉播以來,奧運轉播技術的一次重大進步。
綠色低碳 “風光”盡顯
夏季奧運會場館“水立方”變身成為冬奧會“冰立方”,百年首鋼的工業(yè)遺產化身“雪飛天”,千余輛零排放的氫能大巴穿梭于賽場之間,3大賽區(qū)26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這就是北京冬奧會的“綠色”氣質,而成就這氣質的是“雙奧之城”乃至全中國多年之功。早在申辦冬奧會之時,中方就作出“綠色冬奧”的莊嚴承諾,全面落實各項減碳和低碳措施。
在場館方面,北京冬奧會最大程度使用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五棵松體育館等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既免去了重建新場館帶來的碳耗,也直接降低了籌辦冬奧會的經濟成本,是生態(tài)性和經濟性的雙贏,創(chuàng)造了豐厚的冬奧遺產,為主辦城市和廣大民眾帶來長期、積極收益。另一方面,在場館規(guī)劃建設過程中,利用科技手段,創(chuàng)新建設和安裝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對環(huán)境的擾動。比如延慶和張家口的場館,設計者和建設者以“山林場館、綠色冬奧”為目標,采取避讓、減緩、重建、補償等保護措施,從設計源頭貫徹落實“綠色”理念。
在能源方面,北京冬奧會全部賽事場館實現100%利用“綠色”電能。為了踐行“綠色辦奧”理念,有關方面以河北張家口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qū)的風能和光伏發(fā)電為依托,通過“綠電”交易、網架支撐、調度調節(jié)等措施,不僅確保在當地的冬奧場館100%使用風力、光伏等“綠色”電能,而且一路把清潔能源輸入到北京各冬奧場館,確保冬奧會充裕的“綠色”能源供應。這一“綠色”冬奧之舉被媒體形象概括為“用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此外,北京冬奧會建立了氫能綜合利用系統(tǒng),以零排放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為交通工具,實現了冬奧會交通活動“零排放”。
北京冬奧會踐行“綠色辦奧”的成果得到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國際奧委會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小薩馬蘭奇接受采訪時稱贊說,北京冬奧會是“最綠色”的一屆奧運會?!蹲匀弧冯s志撰文指出,北京冬奧會所采取的減排措施大大超越往屆冬奧會。
突破時空 廣泛均衡
體育運動“以人為本”,其最大價值在于增強人民體質,增進人民健康權益。早在申辦冬奧會時,中方就向國際社會作出“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承諾。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據,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已達3.46億人,居民參與率達24.56%。上述承諾已經兌現,這也被視為北京冬奧會為國際冬季運動和奧林匹克運動作出的最重大貢獻。
隨著北京冬奧會臨近和舉行,全民關注和體驗冰雪運動的氛圍更加濃厚。據不完全統(tǒng)計,自2021年11月份以來,全國各地共舉辦線上線下與冬奧相關的群眾性賽事活動近3000場次,參與人數超過1億人次,既有群眾性冰雪運動挑戰(zhàn)賽等比賽,也有冰雪運動欣賞與趣味體驗活動,以及冬奧文化普及主題展、知識培訓等。此外,全國各地還舉辦了豐富多彩的以迎冬奧、支持冬奧為主題的群眾性冰雪文化活動,給人們更多了解冰雪運動文化的機會。
群眾冰雪運動開展更廣泛、更均衡。有關方面大力實施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zhàn)略,積極引導不同區(qū)域因地制宜、各有側重開展群眾性冰雪運動,宜冰則冰、宜雪則雪;室內室外同步發(fā)展,促進冰雪運動區(qū)域互動合作,形成優(yōu)勢互補、良性互動的發(fā)展格局。同時,發(fā)展、推廣仿真冰、仿真雪、可移動冰場、旱地冰壺、滑輪等,吸引更多群眾接觸冰雪運動,感受冰雪運動魅力。目前,中國冰雪運動在參與空間實現了大突破,不僅從東北地區(qū)“走進”山海關,還“邁過”秦嶺-淮河一線,到達海南三亞,實現了全國覆蓋。參與時間更是從冬季拓展為全年。
作為冰雪運動資源不足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以舉辦冬奧會為契機,推動群眾冰雪運動實現跨越式發(fā)展,這無疑是中國在世界體育發(fā)展中,獲得的最耀眼的一枚金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