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線醫(yī)護人員的守“滬”日記:愿歲月靜好人間皆安
愿歲月靜好,人間皆安
——來自一線醫(yī)護人員的守“滬”日記
作者:本報前方報道組
《光明日報》( 2022年04月18日 04版)
編者按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作為救死扶傷的“排頭兵”,白衣天使們要么在前方“沖鋒陷陣”,與病毒展開較量;要么在后方任勞任怨地值守,無微不至地關心著每位病患……在用理想、信念、堅持和努力詮釋“醫(yī)者仁心”的同時,他們與我們一樣,也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悟。
以下幾篇來自上??挂咭痪€的醫(yī)護人員日記,字里行間透露著真實與溫暖。讀后,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他們對抗疫必勝的決心和信心,還有對“歲月靜好,人間皆安”的期盼與祈愿。
浙江省援滬醫(yī)療隊隊員、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胸部放療科護士傅清藍:
“如果早點遇到你們就好了”
4月12日 星期二 多云 臨港方艙
“照顧好每一名患者,把所有困難和壓力都化作動力?!蔽覀冡t(yī)療隊的大姐姐、放療科護士長傅曉煒每天都會在“復盤”例會上反復叮囑,今天也不例外。
在我分管的患者中,有一位52歲的劉先生,從西北來到上海治療小細胞肺癌。兩年內,他先后經歷了手術、化療和放療。誰知放療至第5次時,被診斷感染了新冠肺炎,于是轉送到我們方艙來。
最近,劉先生明顯有些焦躁不安。之前一次化療后進食米飯,引起了強烈的惡心嘔吐,這在他內心留下陰影?,F(xiàn)在,他每天早晨靠領雙份面食補充能量。為了讓他吃得好些,維持免疫力,我把自己的面包和牛奶送給他,其他同伴也勻出一些面食送給他。
幾天相處下來,劉先生終于對我產生了信任。但是,我在方艙要照顧很多人,不能“厚此薄彼”,于是便向傅曉煒護士長做了匯報。她替我攬下了這個任務。
“我這次復發(fā),是不是因為手術后沒有堅持完成6次化療導致的?”“關于什么時候會復發(fā),什么時候會轉移,有沒有癥狀可以提前預知?”面對劉先生的疑問,傅曉煒護士長先是用心傾聽,然后再用撫慰的話語和自己掌握的專業(yè)護理知識幫助他了解自己的病情。
經過幾天的開導,沉默寡言的劉先生變得外向起來,不僅主動與他人交談,每天定時做有氧運動,還會主動幫我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
現(xiàn)在,掛在劉先生嘴邊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謝謝!如果早點遇到你們就好了!”
山東省援滬醫(yī)療隊隊員、菏澤市單縣中心醫(yī)院護士初倩倩:
“孩子,有你們如此美好”
4月14日 星期四 小雨 石龍路方艙
今天的上海,經歷了一場雨水的洗禮,空氣異常清新。我們方艙醫(yī)院的核酸檢測,在忙碌中井然有序地進行著。
“媽媽,我不要做,我害怕……”一個四五歲模樣的小男孩兒,在媽媽的懷里掙扎著。奶奶在一旁著急地安撫:“孩子別怕,阿姨會輕輕的,看看嘴巴里有沒有病毒?!薄鞍⒁桃豢淳椭滥闶莻€勇敢的孩子——來,寶貝加油,你是最棒的!”我們的醫(yī)護人員也耐心地勸哄。
多么暖心的一幕!這讓我不禁想起昨天很晚還在等著給我打電話的兩個孩子。“媽媽,你怎么還不回來”“我今天讀書了,還給弟弟講故事了”“我是澤塔奧特曼,要和你一起去上海打敗病毒”……電話里孩子那稚嫩的聲音,足以緩解我一天的疲憊不堪。但此時此刻,我更想抱抱他們。親愛的孩子,在小區(qū)檢測核酸時,你們有沒有害怕?是不是也想在媽媽的懷里躲藏一下?
特殊時期,每位媽媽都希望守候在孩子身邊。可是,這支抗疫隊伍里,有多少母親掩飾起對孩子的深深牽掛,義無反顧地成為疫情中的逆行者?
孩子,有你們如此美好,媽媽會更加勇敢無畏。再耐心等一等,待到疫情散去,媽媽一定帶你們來上海感受這座城市的生機與活力。
河南省援滬醫(yī)療隊隊員、河南省腫瘤醫(yī)院護士楊陽:
“方艙里洋溢著滿滿的正能量”
4月14日 星期四 小雨 張江方艙
如前幾日一樣,在4病區(qū)的微信交流群里,我飛速地敲擊著鍵盤,像客服一樣解答著來自256名患者的各類問題。
剛回復完14床患者的問題,他又發(fā)來一條信息:“能準備一些可樂嗎?我可以自費,高燒剛退,嘴里發(fā)苦,吃東西沒胃口……有一瓶可樂能讓我多吃半碗飯!”我愣了一下,這個要求平時看起來并不過分,現(xiàn)在卻不太好辦。
中午打開房門取餐,意外發(fā)現(xiàn)房間門口多了一瓶可樂——我簡直比平日里收到玫瑰花還要開心!下午上班時,我?guī)狭耸S嗖欢嗟拿姘退斎?,還有那瓶可樂。
快下班時,我把可樂拿給14床患者,他跟我推讓了半天,非要留給我。我告訴他,你好好吃飯,養(yǎng)足精神,保持好心態(tài),一定會很快好起來的。
回到駐地已經晚上九點多了,翻看河南省腫瘤醫(yī)院援滬大家庭的微信群,發(fā)現(xiàn)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把各種好吃食品分享給病人。這樣的心心相印,讓方艙里洋溢著滿滿的正能量,并一直傳遞著……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yī)師楊曉東:
“真有點‘開荒’的感覺”
4月17日 星期日 晴 嘉荷新苑方艙
時間回溯到3月22日,得知醫(yī)院在招募隔離點工作人員后,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真有點“開荒”的感覺。
初來隔離點,一切都是全新的挑戰(zhàn),沒有現(xiàn)成答案,只能抓緊時間去解決。在瑞金醫(yī)院副院長邱力萍的帶領下,我們很快摸索出一套獨到的工作流程。
現(xiàn)在,我和組員們每天早上7點層層“掃樓”,有點像酒店服務員,詢問患者“熱水是否正?!薄坝惺裁床皇娣薄瓦@樣,23層樓逐層“掃”下來,逐一解決具體的醫(yī)療和生活問題。隨后,再馬不停蹄地為方艙內近600位患者發(fā)盒飯,下午整理次日出院名單,晚上7點每日例會……
同以前專職做醫(yī)生不太一樣,現(xiàn)在的我們還扮演著服務員、搬運工、客服等多種角色。在嘉荷隔離點,每一個人都是多面手,每一個團隊都是“穿插連”。我們互幫互助、隨時補位,不分你我,無論是穿脫防護服隔離衣、個人消殺,還是給被隔離人員送飯、送物資、采集核酸、測量體溫,又或是隔離區(qū)消殺、打掃衛(wèi)生、心理疏導等一系列工作,我們都互相分享經驗,配合得越來越默契,工作效果也越來越好——也許,這得益于瑞金醫(yī)院“廣博慈愛,追求卓越”的院訓和瑞金人的凝聚力和行動力吧!
(本報上海4月17日電 記者張蕾、顏維琦、靳昊、章正、陸健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