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70年:何以“戲魂國粹”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電 題:北京人藝70年:何以“戲魂國粹”
中新社記者 高凱
1992年7月16日晚,首都劇場,在觀眾潮水般的掌聲中,于是之、鄭榕、藍天野與一眾演員在熟悉的舞臺上再度鞠躬,這時幾個年輕觀眾跳上臺,自發(fā)獻上一條橫幅——“戲魂國粹”。
這一幕,是焦版(焦菊隱導演)《茶館》的“絕唱”謝幕。那一年,北京人藝40年。
1952年,曹禺為院長,焦菊隱、歐陽山尊為副院長,趙起揚為秘書長,焦菊隱任總導演,中國第一所藝術院團,也是最負盛名的專業(yè)話劇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就此誕生。
回顧北京人藝長達70年的藝術發(fā)展,劇院共上演了360余部古今中外的話劇作品,并在幾代藝術創(chuàng)作者共同努力下,形成鮮明的演劇與藝術風格,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表演藝術家。不僅創(chuàng)建了著名的“北京人藝演劇學派”,也與幾代觀眾一起見證并創(chuàng)造了中國戲劇的歷史。
2022年6月12日,北京人藝迎來70周年院慶,連日來,“北京人藝到底有多少老戲骨”“怎樣才能買到《茶館》的票”不斷成為此間社交平臺上的熱度話題。
回首30年前的“戲魂國粹”一幕,盡管這些年中于是之、朱旭、藍天野等老藝術家先后離世,但《茶館》《雷雨》《龍須溝》《嘩變》等經(jīng)典老戲仍在,《窩頭會館》《天下第一樓》《我們的荊軻》《名優(yōu)之死》等一批新戲成功登臺并留在了觀眾的心里,北京人藝在國人眼中仍不負“戲魂國粹”四字。
1952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立,幾天前以95歲高齡離世的表演藝術家藍天野成為第一批主要演員。他曾表示,“這么多年,每一個新戲排練前,都要去體驗生活”,對于北京人藝的演員而言,角色的塑造無時無刻不在進行。
“你表演,別飄在那里,表演最忌諱虛假造作。你們的戲要落在地上?!薄澳銈儗W的都是表演方法。比表演方法更重要的其實一個是文化修養(yǎng),一個是生活積累,甚至生活積累更重要”……這是藍天野經(jīng)常教導后輩的話、也是北京人藝對幾代演員的要求。
在這座藝術殿堂的排練廳里,有句70年來恒存的“戲比天大”,這句話,也一直在每個人藝演員心里。已經(jīng)在這一方舞臺塑造無數(shù)經(jīng)典人物的著名演員龔麗君曾經(jīng)是《雷雨》中最年輕的“蘩漪”,她感慨,“‘戲比天大’是人藝老藝術家一代一代的言傳身教,人藝的舞臺上,所有的老先生都不曾離去,我覺得他們的戲魂始終都在。”
同樣北京人藝當下的戲骨,吳剛也表示,“從排練廳到舞臺,先生們的精氣神永遠在,我們始終都能感覺到,永遠提醒自己‘戲比天大’?!?/p>
演員、北京人藝副院長馮遠征表示,北京人藝已經(jīng)通過70年自身的探索與實踐,實際建立起了一座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話劇院。“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從北京人藝這座藝術殿堂里先后孕育而生,這也是北京人藝70年來,最值得稱道與自豪的地方?!?/p>
2021年,當擁有66年歷史的首都劇場與新建成的曹禺劇場同時屹立在王府井大街22號的院內,北京人藝,這所70年來以關注現(xiàn)實、扎根生活,堅持現(xiàn)實主義為創(chuàng)作風格的院團,也迎來了生命中的又一片新景。
多年以來,每逢6月12日院慶,北京人藝都要出演代表劇院歷史傳承的經(jīng)典劇目《茶館》。此番70周年紀念版中集合了1999年第二代《茶館》的經(jīng)典陣容,被認為是一次久違的舞臺盛事。
2022年的這一天,首都劇場演出的同時,這部幾乎永遠“開票秒售罄”的《茶館》首次實現(xiàn)8K錄制,高清實時直播。(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