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奧密克戎毒株引發(fā)新冠后遺癥風險更低
中新網廣州12月9日電 (記者 蔡敏婕)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9日通過線上稱,經過不斷變異,奧密克戎毒株(BA.4/5)病死率與流感差不多,感染奧密克戎毒株并不可怕。與此同時,對比德爾塔毒株,奧密克戎毒株引發(fā)新冠后遺癥風險更低,但是這部分仍需要時間考驗。
當天,鐘南山通過線上在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22第二十三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上作主題為《新冠(Omicron)疫情動態(tài)及應對》的演講。
鐘南山首先肯定中國兩年來抗疫取得的成就。他說,WHO在2021年5月發(fā)布的報告中闡述了全球四種不同國家采取的防控策略及后果,對中國的“強力防控”策略列為最佳選項。此外,來自112個國家的386位專家在11月3日出版的《自然》雜志發(fā)表文章,共提出57條建議,其中“舉國共同開展疫情防控及應對”“加強重點公共場所管理”“全球采用‘疫苗+’計劃”是結束新冠肺炎疫情的優(yōu)先戰(zhàn)略,這實際上從科學角度證明了中國防疫策略的正確性。
新冠病毒的演變速度在奧密克戎株之后明顯增加,根據統計RBD位點(新冠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區(qū)域)的突變頻率,總突變率達到96.4%,中等及高突變頻率位點已接近80%,尚未出現突變的比例只有4%,說明再有突變不太多了。
鐘南山說,基于各個突變株的R0值(基本傳染數)報道,新冠病毒隨著時間推移,傳播能力也在不斷增強。但是,目前無癥狀占感染人數比例顯著上升,表明奧密克戎毒株致病力不強。
鐘南山稱,對比德爾塔毒株,奧密克戎毒株引發(fā)新冠后遺癥風險更低。他引用的一項納入56003名新冠患者,包括野生型、德爾塔毒株和奧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的研究數據顯示,德爾塔感染病例,約10.8%存在長期后遺癥;而奧密克戎感染病例僅4.5%存在長期新冠后遺癥。與德爾塔毒株流行時期相比,奧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間,感染者出現常見癥狀(包括味覺/嗅覺喪失、咳嗽、發(fā)燒、呼吸急促、肌痛、疲勞/虛弱和頭痛等)概率均減少,但喉嚨痛比例有所增加。
一項蘇格蘭大型隊列研究顯示,無癥狀感染者基本無新冠后遺癥。有癥狀感染者出現后遺癥的風險更高,無癥狀感染者與后遺癥之間無顯著相關。與此同時,在感染前接種疫苗的患者,出現后遺癥的風險下降,如嗅覺障礙風險下降42%;味覺障礙風險下降39%;聽力障礙風險下降40%;焦慮或抑郁風險下降29%。
鐘南山稱,經過不斷變異,奧密克戎毒株(BA.4/5)病死率與流感差不多,感染奧密克戎毒株并不可怕,因此防控政策的重心要從防控感染轉向防控重癥,并落實好進一步優(yōu)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新十條”)。(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