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搖搖晃晃的大師
◎鄧安慶
寫托馬斯·曼,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如果從作家的“八卦史”來寫,那托馬斯·曼與他的家族可以提供無數(shù)的八卦材料,譬如說托馬斯·曼兩個妹妹相繼自殺,他的兩個大孩子埃麗卡和克勞斯放蕩不羈的生活,他與同為作家的哥哥海因里希微妙的兄弟關系……這些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去收集材料,一一捋清人物之間的關系,完全可以用“揭秘”的興奮口吻去告訴大家“你看看世界級大作家的家庭這么混亂”。
但托賓顯然沒有走這條路,他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途徑去嘗試呈現(xiàn)一個“托賓化”的托馬斯·曼。所謂“托賓化”,指的是托賓非常擅長寫親密的時刻和私密的細節(jié),譬如他寫亨利·詹姆斯的《大師》,就是用細膩的筆觸去書寫一個文學大師的所思所想,而到了這一本寫另外一個文學大師,同樣是如此。
用虛構的體裁去寫一個真實的人
這里有必要再去展開說“難”,以及托賓如何去應對。
托馬斯·曼是真實的人,要想了解他,可以讀他的人物傳記,也可以讀他寫的文字以及他親人、朋友撰寫的回憶錄。托賓研究托馬斯·曼,前面提到這些自然都是好好研讀過的。但要用小說這種虛構的體裁去寫一個真實的人,那真實與虛構的尺度如何去把握?是要亦步亦趨地按照現(xiàn)實中的托馬斯·曼來寫他,沒有材料佐證的細節(jié)絕不瞎寫,如此會不會太過死板?還是膽子更大一點,不拘泥于史料的限制,更自由任性地在現(xiàn)實的基礎上發(fā)揮,這樣也可能會招致“太過離譜”的批評。托賓從2005年開始研究這本小說,花了15年的時間去吸收所有現(xiàn)有的材料,然后再去看允許他虛構的空間有多大。其難度可想而知。
托賓在給讀者寫的信中如此說道:“我在一九九六年為三部托馬斯·曼的傳記寫了評論。我了解他的作品,但在讀這些傳記以及曼的日記之前,我對他的個人生活知之甚少。我發(fā)現(xiàn)他一直在思考一種他得不到的性生活。托馬斯·曼在他所處的時代是最有名望的德國人,也是六個孩子的父親。一九一二年《死于威尼斯》出版時,沒有人想到它來自真實的欲望和真實的事件,那發(fā)生在前一年他和妻子的威尼斯之行時?!蓖匈e通過閱讀曼的妻子卡提婭所寫的回憶錄發(fā)現(xiàn),“她回憶了一九一一年旅居威尼斯期間,曼對酒店中一個客人的癡迷之情,她明確寫道,她的丈夫‘把他從這個迷人的男孩身上得來的愉悅感,轉移給了阿申巴赫(小說主人公),并將之風格化為強烈的情感?!?/p>
可以說,這是一道人性的裂縫。托賓是何其敏銳的作家,他意識到這次是進入托馬斯·曼內心世界的絕佳機會。這樣一位嚴肅莊嚴的大師,如同一座巍峨堅固的城堡,平日戒備森嚴,閑人免進,這時卡提婭偷偷開了一扇小門讓托賓進來。
“將心比心”和創(chuàng)造一種幻覺
進去后,托賓也遇到了困難,畢竟托馬斯·曼不會那么輕易地把自己袒露給外人,也沒有多少文字材料來幫襯。此時就到了需要托賓“虛構”的時刻了,“正如曼把他的生活運用到小說中,我也把我所了解的威尼斯的地點運用到我筆下的曼家夫婦之旅中。我把他們放在圣方濟會榮耀圣母教堂中,觀賞提香的《圣母升天圖》,然后帶他們去斯拉夫的圣喬治會堂,那里掛著卡爾帕喬的畫。我讓曼站在我站過的空間里。我用切實的回憶來支撐寫作?!?/p>
這里我們會發(fā)現(xiàn)托賓并不要像傳記作家一板一眼地完全忠實地復原傳主的經歷,而是要“將心比心”——我用自己切實的經驗來去理解你的人生。但是托賓是托賓,托馬斯·曼是托馬斯·曼,這是兩個完全不同時代的人,你如何能保證你寫的就是真實的托馬斯·曼呢?我認為托賓并不想去保證,他就是要寫一個“托賓化”的托馬斯·曼。
“托賓化”是如何在寫作技藝層面實現(xiàn)的呢?托賓說得也很明白,“我認為我的責任是創(chuàng)造一種幻覺,即讓讀者覺得自己從托馬斯·曼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從他的角度來感知。這是主要任務,要保持這個視角。我盡可能地按照他的傳記所概述的軌跡去寫。我嘗試了各種系統(tǒng),包括很多閃回,但后來我覺得很重要的是讀者(和曼)不知道下一步會發(fā)生什么,每個事件似乎都不是模式的一部分,而幾乎是一個驚喜?!?/p>
概言之,托賓采用了限知視角。這樣寫會讓讀者與人物之間有一種“親密”的聯(lián)結。另外在結構上,與《大師》不同的是,采用了紀年體,以托馬斯的人生時間節(jié)點為敘事單位,背景跨越半個世紀,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希特勒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和冷戰(zhàn);成為當時最成功的小說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逃離德國,前往瑞士、法國,再到達美國,最后結束于蘇黎世以南的基爾希貝格。這是何其復雜動蕩的人生圖景,托賓卻能夠在保證交代清楚托馬斯·曼及其家族的人生事跡之時,還能將“托賓化”進行到底,一個復雜深沉的人物如此鮮活地留在了讀者的心中。
“搖搖晃晃的人”
“托賓化”的托馬斯·曼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泰晤士報》曾如此評價,“《魔術師》不是傳記,而是一部藝術作品,是對一個變革世紀的情感反思,聚焦了一個努力站穩(wěn)腳跟但被變革之風吹得搖搖晃晃的人?!薄皳u搖晃晃的人”,非常精準地點出了托馬斯·曼的人生。他總是對那些俊美的男人遐想翩翩,卻是六個孩子的父親,一輩子在牢固的婚姻生活之中。
他不是一個好的預言家,身處時代中,他看不清未來的方向在哪里,反而總是心存僥幸,結果他流亡了一輩子,從德國到美國,再到瑞士;他是公眾人物,卻很少公開表態(tài),反倒是他的哥哥、孩子們,總是無比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過反諷的是,他的哥哥、孩子們結果都需要靠他來救濟)。
作為當時德國最重要的作家,有一段時間他始終沒有明確站出來反對邪惡透頂?shù)募{粹,這在他的兒女眼中看來是不可理解的。托賓此時寫道托馬斯·曼如此想:“他們不理解怯懦。對他們而言,只有透徹……這個時代的透徹只屬于少數(shù)勇士。對其余人而言,這個時代只有混亂?!鼻优秤绣e嗎?說到底,為什么只想好好待在書房里寫作都這么難?這既可以說是托馬斯·曼的不幸,也是他的幸運。幸與不幸,對作家來說都是滋養(yǎng),正如托賓所言:“我認為失落滋養(yǎng)了他的作品。首先,他離開了他的出生地呂貝克,這種失落帶給了他《布登勃洛克一家》。后來,《魔山》則來自于一種由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引起的失落。然后,由于失去了德國,他寫出了《浮士德博士》?!?/p>
最后,要問的是,書名為何叫《魔術師》?書中第一次出現(xiàn) “魔術師”這個稱呼,來自于一個家庭場景,他的親人稱呼他為“魔術師”,十分親昵。而在之后的篇章中,親人叫他“魔術師”,慢慢有了諷刺的意味。魔術師,可以用障眼法來為你展現(xiàn)一個“神跡”時刻。在作品中,托馬斯·曼可以施展“魔術”(《魔山》中有一個降神會的場景,《浮士德博士》則依賴于對魔法的信仰)。但在現(xiàn)實世界,不會有什么神跡顯現(xiàn)——真實的、動蕩的、混亂的人生才是唯一的真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