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水稻上山”之后,該科普“下山”了
“水稻上山”之后,該科普“下山”了
【科技觀察家】
◎孫 越
近日,一則關于“水稻上山”的視頻在互聯(lián)網廣為傳播,大意是某地開展的“水稻上山”項目,因為進入汛期雨水增多,暴雨將梯田沖毀了,令人痛心。與此同時,有文章稱,“水稻上山”不過是“舊瓶裝新酒”的把戲,本質是一種毀林造田的形式主義,文章配有土地荒蕪、泥石流泛濫、“推平大山變良田”等圖片。文章發(fā)布后閱讀量迅速突破“10萬+”,一時間,“水稻上山是否科學”成為輿論爭議的焦點。
面對輿論質疑,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yè)農村部耕地質量監(jiān)測保護中心負責人日前就“水稻上山”的科學原理、適用條件、產量情況、探索價值等問題作出了解答。
該負責人稱,“水稻上山”并非傳統(tǒng)意義的在山上梯田種水稻,而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yè)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院士研發(fā)推廣的雜交稻雨養(yǎng)旱種新栽培技術。
針對“毀林造田”的質疑,該負責人也正面回應稱,“水稻上山”需要一定條件,且推廣的地方梯田本來就有,不是專門開山毀林造出來的;在丘陵山區(qū)對符合條件的耕地建設高標準農田,是由現(xiàn)實國情農情決定的。
另外,網上流傳的多個圖片、視頻經核實是張冠李戴、移花接木,與真實的“水稻上山”項目并無關系。比如,流傳最多的那張圖片系2018年云南某地的土地整治項目施工場景。
至此,“水稻上山”輿論鬧劇才逐漸收場。而當熱度退去,我們更應該思索的是,一件本可以帶來好處的創(chuàng)新農業(yè)技術,為何會一時間因為被誤解而成為抨擊的對象?
誠然,在人人手握麥克風的互聯(lián)網時代,由于造謠成本低,加之流量背后巨大的利益驅使,網民很容易被別有用心者“帶節(jié)奏”;但我們更應該看到,有效科普的缺失也與這場輿論鬧劇密不可分。
當真相的呈現(xiàn)不足,就會給謠言以溫床。近年來,針對國內外科技領域的造謠與抹黑時有發(fā)生?!笆鞘裁矗繛槭裁??有什么意義?”其實,只要把這些看似簡單卻又至關重要的問題對公眾闡釋清楚,很多針對新技術、新產業(yè)、科技工作者的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正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科普力度不足,有時高高在上,有時晦澀艱深,有時又過于低調,不僅錯失了給公眾科學普及的良機,也給了流量投機者空子可鉆,長此以往,將對我國科研環(huán)境造成傷害。
互聯(lián)網是一把雙刃劍,當今時代,科普應當充分把握新媒體傳播規(guī)律,以更大的耐心、更平易近人的姿態(tài)、更包容的精神、盡最大努力向每一個普通人奔跑。相逢之處,必是水秀山明。
“水稻上山”輿論鬧劇已過,科普工作“走下山”正當其時。(科技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