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對話:詩歌是沉浸在中國人血脈里的一股暖流
中新網佛山8月23日電 題:名家對話:詩歌是沉浸在中國人血脈里的一股暖流
作者 程景偉 朱英豪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和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中國詞學會副會長彭玉平近日作客首屆佛山悅讀節(jié),就“古今詩歌的分限與融通”主題與詩歌愛好者分享了各自的理解。
對于古今詩歌,楊克認為,中國古典詩歌大多寫得比較溫柔敦厚,這是文人雅士生活中的樂趣。而現代詩歌的語言必須具有原創(chuàng)性、獨特性,這是詩人和批評家認可好詩的要素。
彭玉平表示,雖然杜甫也講過“語不驚人死不休”,但總體上中國古典詩詞的語言確實更追求優(yōu)美和雅致,“從先秦時期的歌謠,到詩三百和楚辭,再到唐詩宋詞元曲,詩歌在中國文化里面構成一條主流,而且對小說和戲曲產生了重要作用。每個中國人內心都有詩性的情懷,詩歌是沉浸在中國人血脈里的一股暖流”。
楊克進一步提出,中國古典詩歌有很多正面的描寫,例如贊美名山大川、親朋好友互相唱和等等,有許多的名篇佳作。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形成的中國新詩,更傾向于強調思辨性與批判性?!皩懣洫勅说脑姡蠹揖驼J為你在拍馬屁”,楊克認為這是新詩面臨的一個困境。
“我覺得現代詩看上去好寫,其實難寫。古體詩看上去難寫,其實好寫”,彭玉平也認為,古體詩只要格律正確,意象豐富、言之有物,讀者不會說這不是一首詩。而新詩看上去沒有太多的形式要求,但要看整首詩立意謀篇都很好。
這兩位知名學者現場還回答了小朋友如何學習和創(chuàng)作詩歌的問題。彭玉平認為,年齡太小的朋友,不要急著寫古體詩,首先需要做好詩歌知識的積累,把中國經典詩歌多背一遍,多理解一遍,“有生活的體驗,經過美的熏陶,也懂得韻律的概念后,才能把古體詩的味道展現出來”。
楊克曾連續(xù)多年擔任廣東省小學生詩歌節(jié)評委會主任。他認為,小學生是天然的詩人。他舉例說,有一名三年級小學生寫了一首詩《挑媽媽》:“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兒子……”在楊克看來,成年人沒法將詩歌的奇思妙想表達得這么好。
“孩子們活躍的思維會讓他們的筆觸更富有詩意,孩子眼中的世界奇幻而美好,這是兒童詩中最為寶貴的地方”,楊克向現場家長們“喊話”:“對于兒童寫作,家長們要蹲下來,與孩子平等地對話?!?/p>
“這其實就是詩歌的生命:求真”,對于楊克有關兒童寫作的觀點,彭玉平表示認可:當率真與天賦、審美不期而遇,所產生的詩歌肯定是有穿透力的。(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