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版”司美格魯肽如獲批有何影響?
3月8日,GLP-1藥物司美格魯肽的研發(fā)方諾和諾德透露,預計“減肥版”司美格魯肽Wegovy今年將在中國獲批上市,這款產品最開始將以自費患者為主,并且有數量限制。
“減肥版”司美格魯肽針劑Wegovy于2021年6月在美國獲批作為減重藥物。而在國內,獲批的司美格魯肽僅用于治療糖尿病,有針劑(Ozempic)和口服藥(Rybelsus)兩款,前者在2021年4月在中國獲批上市,隨后進入2022年國家醫(yī)保目錄;后者于今年1月獲批,成為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口服GLP-1藥物。
“減肥版”司美格魯肽Wegovy獲批后會帶來哪些影響?需要如何監(jiān)管,來保障藥物合理、安全地使用?3月11日,新京報采訪了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內分泌科副教授、副主任醫(yī)師李昂,他從臨床醫(yī)生的角度表示,未來,待國內適應證獲批后,這類藥物同時兼顧2型糖尿病和肥胖癥,提高了藥品監(jiān)管難度。
談 肥胖癥管理
肥胖癥管理不能一味靠藥物解決
新京報:司美格魯肽用于減肥的作用機制是怎么樣的?效果如何?
李昂:司美格魯肽這類藥物最初是以降糖藥物進行設計研發(fā)并進入臨床實踐。它通過激活胰高糖素樣多肽-1(GLP-1)受體,促進分泌胰島素,同時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緩胃排空而增加飽腹感、抑制下丘腦攝食中樞而抑制食欲等。在減重方面,通俗地講,就是讓你“不怎么感覺餓”。
但這個作用有劑量依賴性,劑量大效果就更明顯。而人體作為一個精密而復雜的整體,存在代謝性適應機制——可以“抵抗”藥物對體重的降低作用。因此,當通過藥物減重逐漸達到平臺期時,持續(xù)應用同一劑量的藥物大多只能維持原體重或逐漸失效,停用后食欲和體重可能就會“反彈”。
新京報:您在臨床治療中,什么樣的情況下,會給患者開司美格魯肽?
李昂:目前,司美格魯肽仍應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群體,用藥時需充分權衡利弊。在臨床上,包含生活方式干預、藥物管理的任何管理策略是“圍繞疾病需求”展開,而非“圍繞藥物”展開。
若對于重度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當考慮使用這類藥物時,會根據患者治療效果,分階段制定策略,而并非“一用到底”。比如,在初期,控制飲食和運動,配合該類藥物能夠獲得較快的體重改善,隨之可能切換至減少藥物劑量而強化運動。
此外,體重的成因也有個體化差異,還要判斷患者適不適合用這類藥物。研究中,這類藥物對一部分患者沒有減重效果;所謂“壓力性肥胖”患者,接受該類藥物治療后情緒也許會更加低迷、郁悶。
總之,一味靠藥物解決問題,與肥胖癥管理的目標背道而馳。
談 減重藥物市場
藥物不應該走向消費品化
新京報:諾和諾德預計減肥版司美格魯肽Wegovy今年將在中國獲批上市。對此你怎么看?
李昂:這是諾和諾德釋放出即將強勢進入中國減重藥物市場的信號,相信隨著適應證的審批,具有減重效能的藥物間相互競爭會日趨激烈。
從臨床上看,新藥上市肯定是件好事,這意味著給治療多一個選擇。但顯然,一個藥物需要與之相匹配的監(jiān)管措施,以保障藥物合理、安全地使用,而在這點上,我們還沒有做好準備。
在國內,它不僅在社交媒體到處可見,由非醫(yī)療人士用不當宣傳標語進行推薦,還受到投資機構的追捧。甚至,當前這類藥物在一定程度上還呈現“嚴肅醫(yī)療產品的消費品化”的趨勢。
一種處方藥,不管在大眾眼中“火不火”,都要遵循嚴肅的臨床處方流程,還要遵循藥品監(jiān)管的原則。從醫(yī)療專科視角出發(fā),以及倫理價值導向,這個類別的藥物都不應該走向消費品化。
減重藥物有非常大的市場,這幾年,國內外不少藥企都布局了同類藥物或類似機制的藥物研發(fā)。司美格魯肽也不是當前唯一的減重藥物,無論美國FDA、歐洲EMA甚至我國藥監(jiān)局,都曾批準過同類別“非糖尿病患者減重的適應證”的藥物,這種市場推廣策略并不罕見。
新京報:若減肥版司美格魯肽Wegovy獲批上市,你有哪些擔憂?
李昂:“減重”是一個“肥胖癥”管理的醫(yī)療用語,但顯然也是民眾印象中的一個“消費”需求。而未來,待國內適應證獲批后,這類藥物因為可以同時兼顧2型糖尿病和肥胖癥,提高了該類藥物的藥品監(jiān)管難度。
此前在國內,該藥已經暴露出一些監(jiān)管方面的問題。在正規(guī)診療系統(tǒng)之外,有很多不符合適應證但渴望減肥的人們,難以獲得正規(guī)處方,但卻愿意自費或加價購藥。
首先,是這類藥物的長期安全性問題仍需要在實踐中獲得更多明確的反饋。即便是獲批減重適應證,但其長期治療效果及安全性仍應在真實世界中密切地被觀察著,而且每一種具體藥物都應獨立審查,不能一概而論。
很多紅極一時的減肥神藥經過時間的檢驗后銷聲匿跡,沒有一種減肥藥物是完美無缺的。司美格魯肽作為降糖藥物上市到現在為止還不足10年,作為減重藥物在國外獲批更是不過3年。在臨床研究中,針對肥胖患者治療最長的觀察也不過5年,還是對于歐美地區(qū)肥胖患者。事實上,這類藥物的藥品說明書仍在不斷更新中。
其次,隨著司美格魯肽的“爆紅”,很多藥企也陸續(xù)加入到“更快、更多、更強”的“軍備競賽”中。這些“越來越短的周數獲得越來越快的體重降幅”仿佛告訴人們,未來“減重或許已經不是事兒了”。但臨床實踐和臨床研究還不太一樣。在臨床實踐上,我們要為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綜合多方面的長期獲益考慮,在體重的降幅或降速上一味求快,也許對于超重、肥胖患者并不是最佳策略。
最后,雖然大聲“呼吁”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醫(yī)學監(jiān)管下合理應用藥物,但實際上,僅僅是“提倡”,而沒有相匹配的監(jiān)管措施跟進,會導致不符合適應證的群體超適應證廣泛應用藥物,或符合適應證的群體,“跳過”飲食活動的“躺瘦”,最終會給民眾一個非常差的邏輯導向。這意味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必修正或調整”,“加藥就行”,若效果不好那就增加到“更大的劑量”。在這樣激進的減重方式主導下,會讓部分人群喪失本就不強烈的運動意愿,肌肉質量、體適能、骨代謝、骨密度隨之受到影響。
談 監(jiān)管
應統(tǒng)一準入和統(tǒng)一監(jiān)管防止藥物濫用
新京報:你提到減肥藥物存在消費品化的趨勢,產生原因有哪些?
李昂:多方面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從醫(yī)療角度看,肥胖癥管理在我國可能還沒有公認的最佳臨床實踐方式。在醫(yī)學減重這個領域,有內分泌科、減重外科、營養(yǎng)科等不同科室主導的不同模式,其疾病的管理目標、診療流程、管理方法并非廣泛一致。加之既往獲得減重成效往往不易,進而一旦有突破性進展的藥物或療法,就會被格外關注。
另外,處方權把控不足也是原因之一。當前互聯網醫(yī)療平臺處方藥銷售的監(jiān)督和管理仍有待提高。比如處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如何把控藥物的適應證等。
新京報:減肥藥物存在消費品化的趨勢,你有哪些建議?
李昂:在我看來,醫(yī)療的目標是提供負責任的管理策略,治療方案不能只追求近期的效果,達成近期效果的方法很多,但慢性病的長期管理必然要從多方面考慮。
問題不在于藥物本身,在于“如何去管理它”,顯然,醫(yī)藥公司、市場監(jiān)管、醫(yī)療行為等一系列都是關鍵。當適用于減重適應證的司美格魯肽(Wegovy)獲批后,從專科以及各個銷售渠道嚴格把控,這才可能成為藥品不被濫用的唯一出路。
第一是統(tǒng)一準入和統(tǒng)一監(jiān)管。不論藥品最終出現在公立醫(yī)療體系、私立醫(yī)療體系、藥店、醫(yī)療美容體系還是互聯網醫(yī)療平臺,都應當進行統(tǒng)一的監(jiān)管。
第二,批準減重適應證不等于醫(yī)保準入。之前由于司美格魯肽(Ozempic)在中國是單純的糖尿病處方藥,是其在上市后進入醫(yī)保報銷范圍的根本性原因。但在超適應證處方的催生下,反而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藥物在失去有效監(jiān)管情況下的濫用傾向。
第三,通過積極開展用藥教育和科普,對民眾進行正確引導。應當積極倡導民眾科學減重的意識,提高對減重的認知,而不是盲目地把自己置于風險之中。
新京報記者 李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