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0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左宇坤)房地產市場再度集中迎來一波支持性政策,這次的熱點在住房公積金。
單以4月8日為例,北京、廣州、沈陽、蘇州四個城市對公積金政策進行優(yōu)化調整。其中,北京重點扶持綠色低碳,廣州提升公積金貸款額度,蘇州靈活就業(yè)人員繳存公積金可實現“零存零取”,沈陽則可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首付。
資料圖:城市高樓林立。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支持“綠建”更進一步
4月8日,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官網發(fā)布《關于住房公積金支持北京市建筑綠色發(fā)展的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對于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購買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的借款人,最高貸款額度進行上浮調整,上浮金額從10萬元至40萬元不等,累加最高貸款額度不超過160萬元。
與之相配套的,是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北京市建筑綠色發(fā)展條例》,明確要求個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的,可以給予適當政策支持,具體辦法由市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制定。
此前,住建部多次強調要“下力氣建設好房子”,鼓勵企業(yè)研發(fā)好產品、好材料、好設備,鼓勵多行業(yè)跨界協(xié)同合力建造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分析認為,本次北京政策提到的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就是好房子的體現。
“北京加大公積金貸款支持力度鼓勵購房者購買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也將有利于促進更多開發(fā)企業(yè)建設高品質住房?!敝兄秆芯吭菏袌鲅芯靠偙O(jiān)陳文靜表示,近幾年北京成交的住宅用地基本上是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因此本次北京公積金政策支持的范圍較廣,當前新房項目普遍滿足條件,符合條件的二手房也在支持范圍內。
同一天,廣州發(fā)布的《關于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有關事項的通知》也提到,對于所購住房為綠色建筑或新建裝配式建筑的新建住房,貸款額度可再上浮10%-20%。
中指研究院華南分院研究總監(jiān)楊永俊表示,政策對購買綠色建筑及裝配式建筑的新建住房,額外再提升公積金貸款額度,有助于引導購房者選擇綠色建筑及裝配式建筑,加快推進建筑行業(yè)現代化,推動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上浮“綠建”最高貸款額度也已在多個城市鋪開。此前,深圳、山東青島等多地出臺的公積金新政都對綠色建筑有所傾斜。
“這樣的政策,就是既支持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的相關要求,又加大對繳存人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傮w上充分說明政策是多元目標體系的,但本質上都是為了美好居住或高品質住宅而進行的?!币拙友芯吭貉芯靠偙O(jiān)嚴躍進表示。
資料圖:樓盤。 高瑞峰 攝
因城施策更好滿足需求
除了針對性的幫扶,廣州公積金新政中也包含了普惠的利好,將“一人”的貸款最高額度由原來的60萬元提升至70萬元,“兩人或兩人以上”由原來的100萬元提升至120萬元。
需要強調的是,這是廣州自2015年以來,九年來首次提升購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結合此前出臺的二孩及以上家庭購買首套房貸款最高額度上浮30%的支持政策,廣州“一人”和“兩人或兩人以上”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可分別達91萬元和156萬元。
“公積金屬地屬性很強,地方自主權很高,而且低利率,滿足本地剛需改善的特征明顯,是各地方政府所青睞的政策,同時也是提振樓市的首選。”廣東省城規(guī)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有利于提振剛需和改善性購房的積極性。
優(yōu)化公積金政策仍是當前各地支持房地產市場發(fā)展、促進需求釋放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原地產統(tǒng)計顯示,截止4月8日,2024年全國已經有100多城市發(fā)布了公積金政策。
但李宇嘉同時也指出,新房大戶型化、改善化趨勢明顯,導致總價上升,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還不像商業(yè)性房貸效果明顯;同時,新市民相對更加需要公積金貸款支持,但公積金對這部分人群的覆蓋率并不高。
因此,也有地方在公積金政策的優(yōu)勢之上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蘇州結合“樂居蘇城”對靈活就業(yè)人員落實“零存零取”的政策。據介紹,該產品采用靈活繳存方式購買,可自由選擇購買時間、購買金額和購買頻次,同時可以隨時提取產品賬戶余額,不影響獲得貸款權益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蘇州是2021年住建部批復的首批靈活就業(yè)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的六個城市之一。
“蘇州采取了類似銀行存款的方式來獲得公積金貸款資格,按照這樣的計算公式,公積金貸款額度大約是存款量的18倍。這個杠桿效應非常明顯,不僅對靈活就業(yè)者意義重大,對其他城市也具有較好的啟發(fā)意義?!眹儡S進指出。(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