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多個項目獲首屆全國顛覆性技術創(chuàng)新大賽最高獎
日前,由科技部主辦的首屆全國顛覆性技術創(chuàng)新大賽落下帷幕,來自姑蘇實驗室、東南大學、蘇大維格等多個江蘇項目團隊,經過激烈的路演答辯,從2724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大賽優(yōu)勝獎、優(yōu)勝項目等多個獎項。
作為可改變“游戲規(guī)則”的創(chuàng)新技術,顛覆性技術牛在哪兒?又該如何進行顛覆性技術創(chuàng)新?記者對話獲獎團隊,聆聽他們“劍走偏鋒”的創(chuàng)新故事。
論證顛覆性,請回答“海爾邁耶問題”
作為一場較量“顛覆性技術”的創(chuàng)新大賽,其評選方式也頗具新意,創(chuàng)新參考了著名的“海爾邁耶(Heilmeier)問題”,重點從“是不是”“可能性”“影響力”等三個方面評價參賽項目。
在路演答辯中,參賽項目團隊均要回答諸如“對現有技術的替代性如何”“為什么認為該方法會成功”“這項研究的風險和回報是什么”“誰會關心此研究”“如果成功了,產品或市場會有什么改變”等問題,從而論證自己的研究的確是具有戰(zhàn)略性、前瞻性的顛覆性技術方向。
參賽團隊必須深刻理解什么是顛覆性技術。
“顛覆性體現在可以改變‘游戲規(guī)則’,著重于采用新原理來對現有技術進行迭代,或者開發(fā)全新的應用場景,而非對現有技術的優(yōu)化、拓展?!眱?yōu)勝獎獲得者、姑蘇實驗室“固態(tài)納米孔DNA測序儀”項目負責人胡嵐說,以DNA測序技術為例,這是生命科學領域最重要的底層技術之一,但是目前市場主流的二代測序仍存在讀長短、耗時長、國外先發(fā)壟斷等痛點,團隊研發(fā)的固態(tài)納米孔測序技術,屬于第四代測序技術,采用了全新的原理——基于微納加工工藝批量制造低至3nm(納米)直徑的納米孔,當DNA鏈穿過納米孔時,通過檢測所引起的電流變化而實現測序。該技術在各項參數上相對現有測序技術均有重要突破,有望重塑整個測序產業(yè)鏈。
胡嵐告訴記者,大賽競爭非常激烈、氣氛非常緊張。參賽項目需要通過初篩、領域賽、總決賽層層角逐。令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第二輪領域賽的封閉式答辯,“我當時是所在分組的13號,前面12個項目只通過了1個,當時就感覺比賽淘汰率這么高!”但是輪到自己答辯時,他突然不緊張了,“我告訴自己我們在這個項目上是最專業(yè)的,我們的技術是完全符合顛覆性技術創(chuàng)新的定義的。”因為準備充分,對評委的提問都一一順利作答,最終五位評委集體亮了綠燈。事后胡嵐得知,好幾家實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團隊沒有通過答辯,這讓他對自己團隊的創(chuàng)新實力充滿信心。
“說器官芯片模型是顛覆性的,是因為這項技術和以往的細胞模型、動物模型都不同,是第三種實驗模型,也是面向未來的新技術?!睎|南大學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顧忠澤教授團隊的“人體器官芯片”項目,以連續(xù)兩輪全票通過的優(yōu)異成績,獲得總決賽優(yōu)勝獎,他告訴記者,人體器官芯片并非電子產品,而是利用人體自身的干細胞,在U盤大小的芯片上制造出要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的體外迷你“心臟”“肝臟”“腎臟”等人體器官,以模擬人體相應器官的功能。
“目前器官芯片技術更多的還是在實驗室中應用,未被大眾所了解,但總有一天它會像基因芯片技術一樣,得到廣泛關注和認可?!鳖欀覞烧J為,器官芯片技術經過8—10年的發(fā)展也會逐漸成熟,未來預期有數百億甚至千億的市場,是我國生物醫(yī)學科學和應用領域必須盡早掌握的技術。
劍走偏鋒,他們改變了“游戲規(guī)則”
據了解,此次大賽全國共有2724個項目參賽,想要獲評優(yōu)勝項目難度非常大,且最終只有36個項目獲得最高獎——總決賽優(yōu)勝獎。如此高的淘汰率,如何突出重圍?
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獲獎團隊都有一個共同特質,就是敢于“劍走偏鋒”。
在一臺110寸的大觸控屏旁,蘇大維格副總裁、子公司維業(yè)達總經理周小紅向記者展示:不僅用手直接進行點觸、放大縮小等操作十分順暢,即便戴上手套,依舊可以對屏幕進行靈活控制。
“高靈敏度觸控屏背后,只有一張透明的薄膜?!敝苄〖t告訴記者,在這個透明的薄膜上其實有成千上萬個很細的電路,而電路的結構比人的一根頭發(fā)絲的二十分之一還要細。這也是“新型柔性觸控屏研發(fā)及產業(yè)化”項目獲評此次大賽優(yōu)勝項目的重要原因。
她介紹,在納米結構中間鋪上導電材料,看似普通的透明薄膜搖身一變,就成了一張具有觸控感應功能的高科技柔性膜。這項創(chuàng)新是如何觸發(fā)的?“隨著近些年手機市場的快速增長,對觸控薄膜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但當國內企業(yè)紛紛搶占小型移動端市場時,我們選擇劍走偏鋒,決定研發(fā)‘中大尺寸高性能電容觸控屏’?!敝苄〖t說,隨著數字經濟時代來臨,他們敏銳地察覺到智慧大屏將成為多領域數字化應用場景的新端口,從而提前布局開始進行顛覆性技術的突破。
“通過將納米制造技術與柔性電子需求相結合,我們首創(chuàng)了‘柔性電子微納增材制造模式’,實現氣體液體零排放、無污染的柔性電子綠色制造技術,這是對傳統(tǒng)‘曝光+蝕刻’的電路板工藝的顛覆?!敝苄〖t表示,企業(yè)做出這樣的決定十分艱辛。在研發(fā)之初,不僅相關領域的國內市場一片空白,一些國際企業(yè)也處于剛起步階段,可以說是在沒有任何前期借鑒的基礎上進行獨立的研究與開發(fā)。
說起“人體器官芯片”的研發(fā)過程,該團隊陳早早副教授直言“每一步攻堅都有困難,還要跨越國際已有專利保護的‘地雷陣’?!币陨锪W檢測為例,團隊突破國外專利壁壘,從檢測原理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現了可以利用光子晶體力學進行力學成像的新原理,實現了獨特高效的生物力學檢測方法,構建了相關技術體系,且申請了系列國際專利。在芯片的生物材料構建上,團隊也沒有使用國外現成的生物材料,而是創(chuàng)新配方,獨辟蹊徑開發(fā)出多種不同的光刻膠材料,保護、促進體外人體組織實現更好的功能。
未來新技術面臨“市場”大考
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未來網絡與通信、生物技術、新材料、綠色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此次大賽重點聚焦的都是可能產生重大顛覆性突破的技術領域,也是面向未來的新技術,其目的是帶動我國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和產業(yè)競爭力提升,為我國產業(yè)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強大動力引擎。
記者了解到,這項獲獎項目正逐漸從研發(fā)端走到應用端的“最后一公里”。
“器官芯片雖然小,但應用前景十分寬廣,最直接的就是用于藥物篩查、藥物發(fā)現和藥物實驗。”陳早早告訴記者,以往的藥物實驗,哪怕是經過細胞模擬、動物實驗篩選以后,能在人體使用的成功率仍不超過10%,因為細胞、動物和實際人體組織的差距還是很大的。而如果采用器官芯片技術,就可以直接模擬人體組織進行實驗,不僅減少動物實驗,還能提高藥物實驗的準確性、提升實驗效率。
目前,該團隊在科技部、蘇州高新區(qū)和江蘇省產研院的支持下,成立了江蘇艾瑋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建立了全套器官芯片研發(fā)制造應用體系,相關技術與產品與美國、歐洲相應團隊齊頭并進,部分領域已領先于國際水平。其中,心臟類器官芯片實現了在體外連續(xù)跳動150天的紀錄,被用于藥物的心臟毒性、有效性、心衰模型研究等。皮膚芯片完成了符合歐洲OECD439等全套體系的標準化工作,完成體外皮膚安全性檢測、美白抗衰老等功效性評測。目前團隊已為多家國內外知名藥企進行藥物篩選服務?!拔覀儓F隊作為國際器官芯片iMPSS組織中唯一的中國代表,也正在積極促進國際統(tǒng)一標準的制定,讓我們的產品成為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成為時代的選擇?!鳖欀覞烧f。
記者了解到,“固態(tài)納米孔測序儀”項目團隊目前已完成原理樣機研發(fā),預計兩年內推出固態(tài)納米孔測序產品。而固態(tài)納米孔作為優(yōu)良的單分子檢測材料,在病毒快速檢測、癌癥診斷、遺傳病檢測等領域也大有可為。胡嵐介紹,年內將推出固態(tài)納米孔單分子檢測產品,相較目前主流的PCR、免疫等分子診斷方式,該產品具備速度快、成本低、檢出下限低、小巧便攜等優(yōu)勢,初期瞄準科研市場,后續(xù)可針對核酸、蛋白、病毒顆粒、納米顆粒等樣本實現快速精準檢測。
蘇大維格另一個獲評優(yōu)勝項目的“全息3D顯示”,則顛覆了傳統(tǒng)柱透鏡陣列和微透鏡陣列方法,解決了目前裸眼3D顯示技術普遍存在的眩暈感難題,目前已與行業(yè)巨頭企業(yè)聯合開展面向裸眼三維顯示和激光3D顯示的戰(zhàn)略研究,目標直指實現產業(yè)變革、占領全球新型顯示技術制高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