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遺市集手藝人:勿讓傳統(tǒng)文化成為遺失的美好
中新社香港10月16日電 題:香港非遺市集手藝人:勿讓傳統(tǒng)文化成為遺失的美好
作者 戴小橦 劉辰瑤
為重振香港文化市場,讓非遺文化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香港文化節(jié)于10月14日至16日期間,在大館及中環(huán)街市舉行第五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市集,希望喚起更多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舞麒麟傳承中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
“龍頭、鹿角、蛇身、羊蹄、牛尾……”舞者將麒麟系在身上,一人持頭,一人持尾,兩人配合將麒麟上下扭轉,左搖右擺,隨著音樂和嗲鼓鼓點,一只活靈活現(xiàn)的麒麟呈現(xiàn)在市民眼前。參與大館演出的舞麒麟師傅譚定邦告訴記者,舞麒麟需要將翻滾跳躍很多的武術和藝術技巧融會貫通,“甚至有外國人對我們的表演連連稱贊,心里的滿足感讓我覺得多累都值了。”他說,舞麒麟在時代的更替中承接、延續(xù)著中國傳統(tǒng)的歷史文化和記憶。
走進中環(huán)街市地下中庭的非遺集市,則設有特色書法、精巧面塑、風箏制作等互動體驗區(qū),“以前沒做過,但學起來也沒有很難,而且這個過程中我還感受到古代人的生活也是很有意思的?!钡谝淮螏Ш⒆觼韰⒓臃沁z市集的羅女士正一邊學著給手里的面人做帽子,一邊聽手藝師傅講面人制作的歷史故事。
“這個福字我用草書寫?!泵嫠芘赃叺摹耙还P送福”特色書法攤位同樣擠滿了圍觀的市民,攤主潘炳鴻,是香港素一椽書法學會的創(chuàng)會會長,這次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市集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到毛筆書法,別讓這門傳統(tǒng)手藝在高科技的時代下失傳。
傳統(tǒng)折紙藝術促進太空科技發(fā)展
“折、疊、翻、卷、插……”相對于其他攤位的熱鬧,位于中庭一角的折紙攤位卻顯得分外冷清,一天下來只有三三兩兩的小孩子光顧。折紙手藝師傅黃大翀看到記者上前,熱情的展示起了他的“紙品王國”。“折紙可以講解萬物,最重要的是科學?!秉S師傅說,折紙為科學發(fā)展開拓了很大的空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太陽能太空板?!懊绹詈骄滞ㄟ^運用中國傳統(tǒng)折紙藝術,研制出了可折疊的太陽能板,可以折疊起來裝配在火箭中發(fā)射,并不需要配備宇航員?!逼鋵嵲诟缰?,日本就做過類似的設計,并在1995年將其部署在日本太空飛行單元衛(wèi)星上。
“這樣看來,折紙技術尤其適用于太空,折疊設計的物件可以很好地節(jié)約空間?!秉S師傅頓了頓,“其實折紙起源于中國,不過很可惜,這項技藝是在傳到日本以后才有所發(fā)展,進而形成一種文化。”他嘆道,多年來這項中國傳統(tǒng)技藝被外國人視為國粹,很多西方國家更把折紙列為學校的必修課。
今年已經60歲的黃師傅,眼神和精力都大不如前,傳承成為了他的心頭大事,“我兒子從小到大看我折紙,按理說受到熏陶最多。但是他就說沒興趣,也沒耐心做這項傳統(tǒng)手藝活。”
傍晚6點,中環(huán)街市中庭的天光慢慢暗了下來,各個展位上忙活了3天的手藝師傅們都已收攤離開,黃師傅仍留著燈,耐著性子向入口處張望,“萬一有人來得晚呢,能多教一個我就多教一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