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貨”出山記
【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 王美瑩 陳冠合 岳佳儀 呂慎
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一座藍白相間“天空之橋”吸引著八方游客,只見它的巨型斜拉索仿佛伸出的條條臂膀,將300多米深的峽谷兩岸連成一體,這座目前世界高度第一的混凝土塔橋,改變著橋下各族群眾的生活。
“來兩箱橙子”“一箱快遞到黑龍江”……平塘縣通州鎮(zhèn)平里河村村民龍健彪應聲忙碌著。他一邊擦汗,一邊告訴記者,僅今年“雙節(jié)”假期,他的攤位銷售額就有10萬元,每天發(fā)送快遞300單左右。
一個10余平方米的小攤位,咋能存下那么多鮮貨?龍健彪遙指橋下不遠處說:“我們村就在山腳下河邊兒,可以說是‘前店后廠’?!笔謾C上的訂單信息一到,村那頭合作社的包裝車間就能馬上裝箱,送到服務區(qū)發(fā)貨,整個過程不超過5分鐘。
“別看現(xiàn)在這里到貴陽只要一個半鐘頭,以前可是要繞3個鐘頭的山路咧!”老龍掰著手指頭給記者講起了這些年的變化,“我們貴州幾年前就縣縣通高速了,了不起??!我們老百姓只要抓好生產,就能奔上富裕路!”
據統(tǒng)計,目前貴州全省有公路橋梁2.8萬余座、總長4400公里。萬橋飛架,打通了黔貴大地開放發(fā)展的“任督二脈”,越來越多的黔貨如插上翅膀般“飛”出大山。
橙子“乘車”上了高速公路,辣椒更是走向了世界。在位于遵義市新蒲新區(qū)蝦子鎮(zhèn)的“中國辣椒城”里,巨大的電子顯示屏上不斷閃爍著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辣椒的價格和供求信息。
“辣椒是古代絲綢之路傳入我國的。進入新時代,我們得益于‘一帶一路’倡議,遵義的辣椒又銷往了全世界?!敝袊苯烦蔷C合服務部副部長淳仕軍一開口就讓小小的辣椒有了“分量”。
除了銷售干辣椒,遵義市還大力發(fā)展辣椒精、深、特加工產業(yè),相關企業(yè)達130多家,年產值超過45億元。
“我們生產的辣椒醬在各類電商平臺上每天都能發(fā)貨上萬瓶。”貴州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部門主管孫魏巍介紹,去年公司的銷售額超過了1.5億元,今年的重點是開拓海外市場。
孫魏巍說,最近德國、荷蘭等國的訂單增長很快,“正宗黔味”已經擺上了越來越多歐洲人的餐桌。
紅葉片片如云霞點綴著莽莽林海,在素有“貴州屋脊”之稱的畢節(jié)市納雍縣秋意更濃。化作林場的工人們正在忙著種植新一季的紅托竹蓀:整地、開溝、擺放菌棒、覆土、覆膜……
貴州金蟾大山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明介紹,化作林場今年規(guī)劃種植紅托竹蓀5000畝,每畝產值大約在2.4萬元,每年七八月份,收獲的竹蓀會通過冷鏈車運到云南、廣東等地。
“過去我們的工人只能走泥濘的山路,去年在東西部協(xié)作專項基金的幫助下,林場修建了水泥路,今年工人們都是騎著電瓶車來采摘竹蓀。”郭明說。
而在黔東南州榕江縣車江壩區(qū),身著侗族傳統(tǒng)服飾的婦女們在田間勞作,一筐又一筐綠葉菜被陸續(xù)裝車。
“今天晚上采摘的蔬菜,明天一早就能出現(xiàn)在廣東的餐桌上。”榕江縣農業(yè)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錦宇介紹,夏蓉高速通車以后,原來30多個小時的陸運時長,被縮短到13個小時左右。2023年,壩區(qū)已累計采收農產品3.04萬噸,產值1.09億元,其中向大灣區(qū)銷售量3848噸。
“‘春提前,秋延后’是我們榕江蔬菜種植的優(yōu)勢?!鼻皴\宇說,這里的蔬菜可實現(xiàn)高效種植和錯峰上市,成為粵港澳大灣區(qū)的“菜籃子”。
飛出大山的“黔貨”不僅有農副產品,還有獨具特色的民族文旅產品。
烏江百里畫廊深處的畢節(jié)黔西化屋村,苗繡車間里,繡娘們飛針走線演繹著幸福生活。土生土長的苗族姑娘楊文麗是車間的負責人。2019年,在當?shù)卣闹С趾蛶椭?,她和丈夫在化屋村成立了黔西市文麗蠟染刺繡有限公司。4年后,這個刺繡蠟染車間開發(fā)了50多種文創(chuàng)產品,帶動了22名群眾就近就業(yè),讓化屋村及周邊村寨的近60位繡娘通過在家中完成苗繡產品實現(xiàn)了增收。
2022年下半年,楊文麗還帶領繡娘們直播賣貨,最多的一次銷售額達到了8萬元。她驕傲地說:“以前打工每個月只能收入2000多元,現(xiàn)在我們一場直播的收入就是幾千元、幾萬元,我很有成就感!”
乘“云”出山,借道出海,貴州特色產品闖出新天地。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31日 0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