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他人快遞信息牟利
出售他人快遞信息牟利
廣東一被告人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獲刑
“雙11購物節(jié)”開戰(zhàn),不少消費者開啟“買買買”模式,等待一大波快遞包裹的到來。但隨著快遞實名制的普及,快遞面單成為個人信息泄露的重災區(qū)。近日,廣東省普寧市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判處蘇某有期徒刑一年一個月并處罰金16000元,追繳全部違法所得;賠償損害賠償金5936.4元,限期刪除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并在省級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
法院經審理查明,自2021年8月開始,蘇某在某軟件平臺上以每條0.5元的價格購入他人的“快遞信息”,再以每條0.8元的價格轉賣獲利。截至2021年底,蘇某共計販賣19788條“快遞信息”,違法所得金額為人民幣15830.4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蘇某非法獲取并向他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此外,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蘇某為非法獲利,販賣快遞單上涉及的公民個人信息,侵犯了眾多不特定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法院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法官提醒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嚴重危害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極易引發(fā)電信網絡詐騙等衍生犯罪?!吨腥A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將個人信息侵權行為納入可提起公益訴訟的范疇,加強了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進一步打擊了違法犯罪。此外,廣大市民也要提高警惕,對可疑的鏈接、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保持警覺,不要隨意透露身份證、銀行卡、密碼等敏感個人信息,收到快遞后及時處理個人信息部分,做好防范措施。(吳靜怡 林敏梅 楊曉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