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場館拒絕老年人,社會適老化轉型是系統工程
作者:朱昌俊
原本退休想鍛煉,結果年齡“過了線”?《工人日報》記者走訪多家運動場館發(fā)現,一些場館對老年人設置年齡限制,其中包括部分健身房、游泳館和滑雪場等。限制一般設置在60~70歲,有的甚至降至55歲或50歲。
從市場主體的角度,一些健身場所限制老年人入場,其原因其實不難理解。畢竟,如滑雪等不少運動項目,對老年人來說相對有更大風險,商家出于安全因素限制年齡,確有其苦衷。但在老齡化不斷加深的今天,這一幕的出現很有代表性。它反映的,本質上還是社會很多方面都還遠未完成對于老齡化的適應。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末60歲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國人口的21.1%,這意味著中國已正式邁入中度老齡社會。而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不斷提升,必然會催生新的需求,社會需要從觀念到現實都作出新的調試,才能適應好他們的需要。就以健身為例,之前有調查數據顯示,8.7%的老年人閑暇時前往專業(yè)健身機構;近一半老年人每周至少參與一次體育鍛煉,約1/4老年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當老年人數量進一步增多及生活水平繼續(xù)提高,這個群體對于專業(yè)健身場所的需要也必然進一步上升。那么健身場館繼續(xù)一刀切地以年齡原因將老年人拒之門外,顯然就會產生越來越大的“不適”。
從另一方面看,老年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的占比不斷提高,做好老年人市場可能也是很多健身場所不得不開辟的“第二增長點”。那么,與其簡單地按年齡拒絕接待老年人客戶,不妨多在服務上做一些新的適老化改造,平衡好安全風險、老年人需求與自身發(fā)展的關系??梢哉f,健身場館若還是按照傳統的眼光,基于慣性拒絕老年人,無論是之于老年人本身還是行業(yè)的發(fā)展而言,都未必再是理性的選擇。
當然,這種轉變如果沒有一些現實的激勵和全行業(yè)的聯動,速度可能沒那么快。比如,能不能推出適合老年人客戶的健身保險,以最大程度減少健身機構的安全責任顧慮?而在健身設備和器材生產商的角度,可能需要及時研發(fā)和生產一些符合老年人身體狀況與運動特點的健身器材,來更好滿足老年人需求,也減少安全風險。事實上,目前已有一些機構在進行嘗試。如北京一些游泳館正在細化向老年人群體開放的保障方案。除了做好地面防滑和過道清障等工作外,還開辟老年人專用泳道;上海的“長者健康運動之家”,全部健身器材都是針對老年人的體質特點進行適老化研發(fā)的,并提供慢性病運動干預、運動康復訓練和休閑社交等“一站式”運動康養(yǎng)服務。
應該說,當前老年群體在進入健身場館時所遭遇的年齡尷尬,實際是社會適老化程度與老年人需求之間仍存在落差的一個現實縮影。近年來,從老舊小區(qū)改造,到一些手機網絡應用的適老化改造,社會對于老齡化的應對、適應工作其實已經在逐步推進。但從現實看,社會的綜合應對顯然還需要加快。
要提醒的是,這不僅是哪一個主體和哪一個行業(yè)的事,而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行動。比如,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fā)展銀發(fā)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就提出了4個方面的26項舉措,既涉及公共服務的完善,也關系到新的產業(yè)的培育。一言以蔽之,推進社會的適老化轉型,還需要在政策引導、市場創(chuàng)新等方方面面形成更大的合力,以激發(fā)社會的行動力和智慧。(朱昌?。?/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