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野冰,別等悲劇發(fā)生才正視風險
遠離野冰,前往正規(guī)冰場,是對自己和家人朋友負責,也能讓滑冰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近日,北京展覽館后湖多人在湖面上滑野冰時落水,一則救助者手拉手形成“人墻”接力拉出落水人員的視頻引發(fā)關注。然而,1月8日下午,新京報記者探訪事發(fā)水域發(fā)現(xiàn),在當日最高氣溫可達12℃的情況下,仍然有不少群眾在野冰上玩耍,“水深冰薄,禁止滑冰”的警示條幅并未起到勸阻效果。
冬日滑冰,是不少人每年的“固定欄目”。但是,也不乏有人滑野冰,在未經(jīng)開發(fā)、未做保障的冰面滑行。如此一來,也給冬季滑冰埋下了諸多安全隱患,甚至于造成傷亡事故。
零下的寒冷天氣中,在結冰的湖面滑行穿梭,可謂傳統(tǒng)娛樂項目,既能找回童年的樂趣,也是一份屬于冬天的獨特記憶。特別是,后冬奧時代冰雪運動火熱,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上冰”。人們對冰雪運動的熱情,也是北京冬奧會留下的一筆寶貴遺產(chǎn)。
作為北方冬日群眾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呵護好這份“上冰”熱情,于個人而言,有益身心健康,從國家層面看,也能以冰雪運動助力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
但這都需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滑野冰顯然違背了冰雪運動的初衷。
在一些人看來,氣溫已經(jīng)達到零下,體感溫度很低,且冰面看起來牢固厚實,因此冰面一定是安全的。但事實并非如此。很多時候,冰面并不是我們?nèi)庋鬯姷臉幼?。對于北京這類超大城市而言,熱島效應明顯,實際氣溫可能并沒有預報的那么低。
那么,在一片規(guī)模較大的水面上,很可能出現(xiàn)部分區(qū)域結冰較薄甚至并未上凍的情況,而游玩者又往往難以預判。再加上冰面在冰刀、冰車以及人力的磨損下,已經(jīng)受力不均,野冰又沒有專門人員與機構進行維護,很難保證不發(fā)生意外。
其實,悲劇離我們并不遙遠。1月2日,北京通州一處非正規(guī)冰場中,有兩名男子掉入冰窟窿,不幸身亡。這起悲劇的發(fā)生,是對所有滑野冰者的警示——不要等到悲劇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才開始正視風險。
當下,尤其需要呼吁拒絕滑野冰,一方面是因為滑野冰的危險性,另一方面更是因為如今隨著新冠“乙類乙管”,人們出門的頻率增加,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走上冰面。此外,中小學生放假,無人看管的戶外活動增多,也都更加需要重申滑野冰的危險性,防患于未然。
事實上,北京的正規(guī)冰場不在少數(shù),足夠滿足人們冬季的滑冰需求。正規(guī)冰場不“靠天吃飯”,而是有著嚴格的管理流程,專人負責監(jiān)管、應急、清理、修補冰面等,安全性有保障。且冰場設施標準化程度高,有利于滑冰者在規(guī)范安全的環(huán)境下,享受到滑冰的樂趣。
近來冬日天氣尚好,又逢春節(jié)前夕,或是家長帶孩子,或是呼朋結伴,都可開展一些冰上運動。遠離野冰,前往正規(guī)冰場,是對自己和家人朋友負責,也能讓滑冰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