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3220余件/套館藏文物有了“身份證”
藏品檔案工作是新時期館藏文物登記工作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可反映館藏文物所屬的時空范圍,其豐富、詳實的檔案資料成為我們更加全面正確認識藏品的信息源泉,是對藏品進行科學管理的體現(xiàn),為陳列布展、科學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日前,記者從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文物保護研究所了解到,為了全面、系統(tǒng)、科學、規(guī)范地建立昌都市可移動文物藏品檔案,健全可移動文物信息數據庫,昌都市已完成芒康縣、左貢縣48處收藏單位,3223件/套館藏可移動文物藏品檔案規(guī)范化、標準化建設工作,確保了2018年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
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扎西旺加表示,西藏與全國一道開展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截至2017年,昌都市共普查出可移動文物3萬余件,調查了240余處收藏單位,調查區(qū)域覆蓋率達到95%以上。
“館藏文物不規(guī)范容易造成文物‘身份’不明確,而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給文物制作‘身份證’?!?扎西旺加說。為此,2018年5月,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文物保護研究所以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為依托,啟動了昌都市的館藏文物藏品檔案規(guī)范化、標準化建設工作。主要針對藏品的名稱、尺寸、重量、質地、現(xiàn)狀、來源、級別等的文字描述和專家鑒定意見、流傳經過的詳細記錄以及藏品的照片記錄等,以確保館藏文物藏品檔案能科學、準確和完整地反映藏品的記錄材料。
扎西旺加說,科學利用館藏文物藏品檔案有助于文物收藏單位陳列展覽、科學研究,提升文物的利用價值,也有利于文物的保護。下一步,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文物保護研究所將繼續(xù)按照文物檔案編制要求,做好部分重點寺廟的文物藏品檔案編制工作,為順利完成余下9縣(區(qū))的館藏文物藏品檔案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建設工作,實現(xiàn)昌都市文物資源檔案的標準化、動態(tài)化管理奠定基礎。
-
750余珍貴文物集中展示中國打擊防范文物犯罪成果
750余件珍貴文物中一級文物就有165件。這樣一個高質量的文物展覽26日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而它的主題則令人觸目驚心——中國打擊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詳細] -
西藏昌都市開展首次石刻類文物調查
為全面摸清西藏昌都市石刻類文物遺存分布和保存現(xiàn)狀,近日,西藏昌都市開展首次石刻類文物調查工作。 [詳細] -
青海省再添一家國家二級博物館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三批國家二、三級博物館名單,中國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晉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這也是我省第2家國家二級博物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