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征程憶當年】十八軍進藏修公路,誕生名曲《歌唱二郎山》
【編者按】新中國成立之初,為了祖國的統(tǒng)一,人民的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qū)和西北軍區(qū)派出部隊,執(zhí)行中央決策,從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個方向向西藏挺進。進軍西藏、經營西藏的任務主要交由十八軍。進軍西藏的先驅們用他們的青春、熱血甚至生命書寫的故事雖早已遠去,但其內涵卻依舊激蕩人心。那個特殊年代里,那段走進西藏、建設高原的故事今天正由親身經歷者、參與者和記錄者娓娓道來,雖歷久卻彌新。
中國西藏網(wǎng)訊 “二呀么二郎山,哪怕你高萬丈,解放軍鐵打的漢,下決心堅如鋼,誓把公路修到那西藏。不怕那風來吹來不怕那雪花飄,起早晚睡呀忍饑餓,各個情緒高,開山挑土架橋梁,筑路英雄立功勞立功勞……”誕生于1951年的《歌唱二郎山》是一首經典名歌,它用質樸的語言、輕快的曲調形象地唱出了人們對二郎山的敬畏,也唱出了十八軍“一面進軍,一面修路”的勇氣和決心。
“古樹那荒草遍山野,巨石滿山崗,羊腸小道那難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擋……”二郎山公路的修建困難,完工后養(yǎng)護的難題,從《歌唱二郎山》中便可窺知一二。
圖為國道318線未通隧道前翻越二郎山的盤山公路。圖片來源:四川新聞網(wǎng)
圖為修建進藏公路的部隊進行動員大會。翻拍:王媛媛
筑路英雄向二郎山發(fā)起沖擊
二郎山大部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兩縣境內,既是兩地的行政界限,又是自然地理分界線。在缺乏現(xiàn)代交通工具和工程機械的過去,祖先們利用自己的智慧在山澗幽谷中開辟出多條小路,從二郎山群峰間的間隙中進行著交通往來。
自晚清至民國,各級政府也醞釀過修筑一條打通康藏交通的通途,但均限于客觀條件的不成熟,百姓盼望已久的“天路”始終未能建成。
1950年,十八軍進軍西藏,為鞏固邊陲,建設川藏,十余萬筑路大軍修筑川藏公路。這一年的4月13日,十八軍將士正式向二郎山發(fā)起沖擊。
修筑二郎山公路困難重重
圖為十八軍老戰(zhàn)士劉志均和他的炮彈殼打制的鍋。翻拍:王媛媛
圖為瀘定縣二郎山川藏公路紀念館陳列的架架車(復制品),衣物糧食、施工用具、槍支彈藥全靠它來馱運。攝影:王媛媛
1950年3月下旬,十八軍一五八團二營教導員連有祥帶著營隊官兵從今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qū)境內的百丈場出發(fā),乘坐汽車后又改走羊腸小道,來到二郎山腳下的兩路口,負責從兩路口到王家坪之間約40公里公路修復和路面維護工程。
修路附近找不到住處,就分散開搭建帳篷營地,有兩個連的營地距離有10公里遠。修路的工具都是鐵鍬、十字鍬之類的簡易工具,戰(zhàn)士們一開始不熟悉砸石子、打炮眼,手上布滿了磨出的血泡。戰(zhàn)士們編的順口溜“頭碰頭,臉對臉,腳踏懸?guī)r打炮眼”足以還原修路的場景。
修筑二郎山的困難,不僅在于高風險作業(yè)、勞動強度大,還在于日用品奇缺。瀘定縣二郎山川藏公路紀念館里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十八軍老戰(zhàn)士劉志均老人參加了修建二郎山路段的工程。面對物資的缺乏,他和戰(zhàn)友將一門啞炮的彈頭卸下來,敲成了銅鍋用以煮飯、燒水。這個炮彈殼打造的銅鍋也被老人保留了下來。
一路顛簸的卡車上歌曲誕生
1950年9月中旬,由西南軍區(qū)和第二野戰(zhàn)軍派出的慰問團從重慶出發(fā),對沿途的工兵部隊等進行慰問演出。全隊乘一輛帶篷卡車,大家在顛簸的卡車上一路行進,一路背歌、對詞。
行車的第二天,歌唱演員孫蘸白對隊長魏風說,時樂蒙同志有一首《千里躍 進大別山》的歌很好聽,現(xiàn)在重慶地區(qū)廣為傳唱。他本人非常喜歡,讓魏隊長幫助填個歌頌二郎山筑路部隊的新詞,魏風推薦祝一明來寫。祝一明說 :“我沒有寫過歌詞,我試一試,寫完了你幫助改一改?!庇谑俏猴L就把隨身攜帶的一大卷工兵筑路部隊指揮部辦的小報交給了他。祝一明根據(jù)小報上的事跡寫了底稿,歌名就叫《歌唱二郎山》。
魏風一看,寫得挺不錯,但長了點,便幫他作了壓縮。孫蘸白對填詞也很滿意。魏風說:“那就趕緊練吧。”歌曲就這樣在一路顛簸的卡車上誕生了。
二郎山上唱《歌唱二郎山》
文工隊到達第一站新津后的第二天晚上,《歌唱二郎山》就和觀眾見面了。孫蘸白把第一段剛唱完,會場就沸騰了。叫好聲、口哨聲、鼓掌聲,響成一片。演員謝不了幕,只好重唱一遍。第二遍剛唱兩句又響起潮水般的掌聲,歌聲幾次被打斷,只好從打斷的地方再重來,唱完第二遍還不行?!霸俪槐?再唱一遍!”的喊聲仍然持續(xù)不斷。文工隊員都被戰(zhàn)士們這種巨大的熱情深深地感動了,孫蘸白眼含熱淚又唱了第三遍。
繼續(xù)前進,第二站就是二郎山。海拔3400多米的二郎山,汽車足足開了3 個小時還沒到頂。晚上演出場地是在一個半山腰用樹干和樹枝搭起的棚子里。報幕員一上場,戰(zhàn)士們齊聲喊:“我們要聽《歌唱二郎山》?!贝蠹耶敃r很驚奇,消息真快呀,這里的戰(zhàn)士已經聽說這首歌了。在二郎山上唱《歌唱二郎山》,讓這些劈山開路的英雄,倍感親切。這也讓大家更加堅定了把公路修進西藏的決心。
圖為載著藏族少年兒童的汽車駛進川藏、青藏公路通車典禮慶祝會場。翻拍:王媛媛
|圖為瀘定縣二郎山川藏公路紀念館制作的1954年川藏公路工程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翻拍:王媛媛
圖為瀘定縣二郎山川藏公路紀念館陳列的川藏公路紀念章。攝影:王媛媛
征服14座大山,跨過10余條湍急河流,1954年12月,公路在世界屋脊上通車。全長兩千多公里的川藏線平均每公里就長眠著至少一名筑路烈士,修建二郎山路段時,平均每公里更是有七名軍人為筑路獻出了生命。隨著文藝隊的演出和官兵們的傳唱,《歌唱二郎山》這首風靡全國的歌曲也成了修筑二郎山公路和川藏公路的真實寫照。(中國西藏網(wǎng) 記者/王媛媛 孔夏 李元梅 部分內容參考葉介甫著《〈歌唱二郎山〉誕生記》)
-
【風雪征程憶當年】十八軍進藏之隱瞞年齡小戰(zhàn)士從軍記
新中國成立之初,為了祖國的統(tǒng)一,人民的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qū)和西北軍區(qū)派出部隊,執(zhí)行中央決策,從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個方向向西藏挺進。[詳細] -
【風雪征程憶當年】我們在二郎山上系“哈達”
新中國成立之初,為了祖國的統(tǒng)一,人民的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qū)和西北軍區(qū)派出部隊,執(zhí)行中央決策,從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個方向向西藏挺進。[詳細] -
【風雪征程憶當年】十八軍進藏的苦,讓他曾羨慕牲口
新中國成立之初,為了祖國的統(tǒng)一,人民的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qū)和西北軍區(qū)派出部隊,執(zhí)行中央決策,從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個方向向西藏挺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