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一区视频|日本久久久久午夜免费|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国内精品视频在线九九视频

中國西藏網(wǎng) > 文化 > 資訊

為有犧牲多壯志——“高極”之上的精神高地

發(fā)布時間:2021-04-06 09:00:00來源: 新華社

   4月4日,清明時節(jié),西藏阿里的黨員干部、解放軍、學生及群眾,聚集獅泉河烈士陵園,祭奠英靈。

   西藏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南極和北極之外名副其實的“高極”。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一代代奮斗者,守護邊陲,建設(shè)邊疆,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

   偉大的事業(yè),皆有精神,惟其精神,才能歷久彌新,賡續(xù)傳承,煥發(fā)出跨越時空的力量。

   阿里的黨員干部、解放軍、學生及群眾,聚集在獅泉河烈士陵園里緬懷先烈。(2021年4月4日 新華社記者張兆基 攝 無人機照片)


小學生細心擦拭著烈士的墓碑。(2021年4月4日 新華社記者翟永冠 攝)

   一面紅旗——挺進!挺進!挺進!人民的隊伍到藏北

   羌塘草原,海拔4571米,進藏英雄先遣連烈士紀念碑巍然矗立。

   71年前,來自7個民族的136名戰(zhàn)士,組成進藏先遣連,在黨代表李狄三的率領(lǐng)下,從新疆出發(fā),挺進西藏阿里。

   1950年9月9日,先遣連到達阿里改則境內(nèi),日加木(扎布村)成為被和平解放的村,插上了五星紅旗。

   當年10月28日,先遣連進駐海拔4571米的扎麻芒堡,幫助農(nóng)奴放牧、打柴、打土匪,就地做好越冬準備。


進藏先遣連高舉紅旗向西藏阿里進軍(執(zhí)旗者為先遣連副連長彭青云)。進藏先遣連紀念館提供


1950年8月,先遣連進入昆侖山區(qū)。(新華社發(fā))

   今年65歲的扎布村老人扎日向記者講述先遣連的往事:“先遣連戰(zhàn)士向我岳父買羊,我岳父要把羊給他們,但他們堅決不同意,留下11塊銀元?!?/p>

   但冬天的扎麻芒堡,條件極其惡劣,先遣連陷入斷糧、斷鹽的危險境地。一場高原病在戰(zhàn)士中蔓延開來,一些人全身浮腫、吐血,由于缺醫(yī)少藥,死亡人數(shù)一天天增多,最多時先遣連一天舉辦11場葬禮。

   最艱難的時刻,李狄三堅定地說:“先遣連只要剩下一個人,就要像鋼針一樣扎在阿里大地上?!?/p>

   但犧牲仍在繼續(xù)。等到先遣連最終挺進阿里的噶大克,已經(jīng)犧牲了63人。

   李狄三、巴利祥、吐爾遜、徐金全、阿廷芳……

   雪域高原永遠留下了這些鮮活的生命,永遠鐫刻下這些如山的名字。

   “挺進!挺進!挺進!人民的隊伍到藏北,趕走帝國主義勢力,為了國家統(tǒng)一。”當年李狄三所做的《挺進歌》,豪邁之情留存至今。

   如今英雄已逝,但這種不怕苦不怕死、為國家和人民犧牲一切的精神,如巍巍豐碑,永駐乾坤,在高原生根發(fā)芽,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65歲的扎布村藏族老人扎日向記者講述先遣連的往事。(2021年3月30日 新華社記者 格桑朗杰 攝)

   一座豐碑——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置民族團結(jié)重如岡底斯山

   烈士陵園內(nèi),孔繁森墓旁,一簇簇紅柳堅韌挺拔。

   孔繁森,就是高原上的紅柳樹。

   “西藏的老人就是我的老人,西藏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笨追鄙o患肺病的藏族同胞吸痰,用胸口為聾啞老人暖腳,用不高的收入養(yǎng)育孤兒。

   “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兩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團結(jié)重如岡底斯山?!?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因公殉職,時年50歲,身上有兩件遺物:8元6角錢和他去世前寫的關(guān)于發(fā)展阿里經(jīng)濟的12條建議。

   71年來,人民英雄的事跡在高原流傳。

   戰(zhàn)士楊天仁在先遣連行軍途中因為凍餓昏倒,掉了隊,之后被牧民救回了家。蘇醒后,他不住帳篷,只睡羊圈,因為部隊有紀律:不得侵犯民宅。歸隊前,他留下兩塊銀元。那不僅是他唯一的財富。

   今天,孔繁森的精神和先遣連的精神已成一種精神基因,融入了阿里黨員干部的血脈,激勵著人們,奮斗不息。

   在海拔4700米的革吉縣,被當?shù)馗刹繎蚍Q為“兜底縣長”的武云鵬,床頭上就擺著一本關(guān)于孔繁森的傳記。這位來自中國聯(lián)通集團的援藏干部,在近兩年的時間里向上申請援藏資金上億元,心系當?shù)氐墓┡?、供氧、供水等民生兜底工作?/p>

   “在這么高的海拔上,連呼吸都要用盡力氣,但我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所以要加速奔跑,為老百姓做更多的工作?!蔽湓迄i說,“即使我犧牲身體健康,沒顧上家庭,也是值得的?!?/p>


這是阿里噶爾縣獅泉河鎮(zhèn)一景。(2020年6月29日 新華社記者 田金文 攝 無人機照片)

   一段奇跡——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一間低矮的土房里,兩個掛面箱子拼疊起來,蓋上木板和報紙,便是阿里札達縣前縣委書記劉繼華的辦公點。

   1976年10月,劉繼華響應國家號召,扎根在了“天邊阿里”。當?shù)乩习傩照f,札達縣的道路,是劉繼華一步一步丈量出來的。

   為官17載,這位“清貧苦行僧”深入基層,一切從簡。在阿里博物館想要為劉繼華布展立傳時,竟然找不到一張可用的照片,只有一張貼在檔案上的二寸頭像。

   在西藏發(fā)展的重要節(jié)點,總有像劉繼華這樣肩負初心使命的黨員干部站出來,在雪域高原上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

   在札達縣底雅鄉(xiāng)什布奇村,婦女主任群宗卓瑪帶領(lǐng)群眾抵邊放牧,像釘子一樣駐守在祖國邊疆,守護國家領(lǐng)土完整。

   在改則縣搶古村,黨支部書記尼瑪頓珠領(lǐng)導村民成立合作社,統(tǒng)一安排勞動力生產(chǎn),組建了施工隊,辦起了農(nóng)機修理廠和商店。2017年,全村人均純收入近1.5萬元,實現(xiàn)全村脫貧。

   放眼整個阿里,2016年以來,建檔立卡貧困群眾6183戶23159人全部脫貧,7縣實現(xiàn)脫貧摘帽,139個貧困村退出?!笆濉逼陂g,2019年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完成62.4億元,是2015年的1.68倍。

   偉大的精神,煥發(fā)出了改天換地的力量。

   阿里博物館副館長俞江說,阿里是“世界屋脊的屋脊”,更是培育獻身理想信念的精神高地。

   “偉大的發(fā)展奇跡,正如獅泉河烈士陵園大門兩旁鐫刻的對聯(lián)——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俞江說。

   文字記者:翟永冠 張兆基 格桑朗杰 田金文

   視頻記者:格桑朗杰 張兆基 田金文

   海報拍攝:張兆基

   海報制作:田金文

(責編: 常邦麗)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