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訪根培烏孜山紅色遺跡建筑群:在紅色故事里砥礪初心
根培烏孜山位于拉薩城北,拉魯濕地旁邊。
1959年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上層反動分子發(fā)動全面武裝叛亂。西藏工委為了安全起見,將辦公點搬往根培烏孜山腳下,臨時搭建了辦公場所,指揮平叛。
之后,這里陸續(xù)建起了中央人民政府駐藏代表樓、將軍樓和“貝殼”會議室,逐漸成為西藏自治區(qū)黨委的辦公所在地。最后,這里成為了中共西藏自治區(qū)委員會黨校的校園,向師生傳達著波瀾壯闊的故事。
1951年6月13日,一位年近半百的將軍,出任中央人民政府駐藏代表,踏上了前往“世界屋脊”的征程。他就是張經武。
從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到1965年西藏自治區(qū)正式成立,張經武在西藏工作了15年。15年間,張經武作為中央人民政府駐藏代表兼中共西藏工作委員會書記,執(zhí)行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領導西藏人民推翻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使西藏一步跨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清晨,走進中共西藏自治區(qū)委員會黨校,走進中央人民政府駐藏代表樓,樓里廖無一人,安靜得只能聽到自己的腳步聲,還有感悟歷史澎湃的心跳聲。想象著當年這座樓里一派生機,張經武、張國華、譚冠三、苗丕一、周仁山、王其梅、郭錫蘭等革命老前輩們忙碌工作的身影依稀出現(xiàn)在眼前,開會時熱烈討論的話語聲仿佛縈繞在耳旁。
漫步在中央人民政府駐藏代表樓、將軍樓、“貝殼”會議室,還有苗丕一、周仁山、王其梅、郭錫蘭等革命老前輩們的舊居里,用心感受著他們?yōu)槲鞑厝嗣竦淖杂尚腋!⒆鎳慕y(tǒng)一作出的巨大奉獻,也感受著歷史和歲月賦予這些紅色遺跡的厚重。
矗立在黨校里的這些紅色文化遺跡建筑群,每一棟、每一層、每一間都有寫不盡、講不完的故事。中共西藏自治區(qū)委員會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的吳波講師講述了這些建筑群的來由。
1962年為了籌備自治區(qū)的成立,張經武將軍到北京給中央?yún)R報工作,談到要建一批項目,其中就包含了中央人民政府駐藏代表樓。1964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撥專款修建,1965年建成。建成后的代表樓占地300畝,此后這里便成為原西藏工委的一個重要辦公區(qū)。也正是在這棟代表樓里,張經武主持開展了西藏的各項工作,為西藏今天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中央人民政府駐藏代表樓出來,便能看見一棟仿蘇式建筑,這是原西藏工委的會議室,長25.15米、寬27.9米,總體占地面積701平方米,整體呈貝殼狀。建筑內部寬敞明亮,承擔了工委的重大活動和會議。會議室的東側有四座住宅,均為獨立小院,由磚石建造而成,錯落有致地掩映在綠樹與灌木叢中。
當年在西藏這片土地上灑熱血、獻青春的革命前輩們留下的建筑群,是西藏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歷史見證,紅色文化遺跡的坐標上,交織著西藏的歷史巨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保護革命文物 講好紅色故事
中宣部、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近日公布了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qū)分縣名單。[詳細] -
西藏阿里分工委舊址及紀念館:踏尋紅色足跡 傳承革命精神
驅車近1400公里,我們從拉薩來到位于阿里地區(qū)噶爾縣昆莎鄉(xiāng)的阿里分工委舊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