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瑪”們的新世界
65歲的德慶卓瑪生活在高原的農田邊。她說,“卓瑪”在傳統(tǒng)藏文化中代表女神。她猜想,或許起名字時,家里長輩希望自己能夠有福氣。但在童年生活的克松“谿卡”(“莊園”)里,她是一名沒有自由的農奴,在牛棚中出生,也只配睡在牛腳邊。算上她,家里已有四代人生在牛棚。她以為她的孩子,也會一樣。
直到195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西藏各族人民進行民主改革,打碎了封建農奴制的枷鎖。
德慶卓瑪搬出牛棚,擁有了自由。她的孩子,和西藏的孩子們,也迎來全新的命運。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上圖為:德慶卓瑪在山南市乃東區(qū)克松社區(qū)的家里休息(3月15日攝);中上圖:德慶卓瑪在山南市乃東區(qū)克松社區(qū)的家里澆花(3月15日攝);右上圖:德慶卓瑪參加山南市乃東區(qū)克松社區(qū)春耕儀式時在田間休息,和鄉(xiāng)親們聊天(3月16日攝);左下圖:春耕儀式結束后,德慶卓瑪打量自家的田地(3月16日攝);右下:德慶卓瑪參加山南市乃東區(qū)克松社區(qū)的春耕儀式(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在西藏,女性常被稱為“卓瑪”,也常被取名為“卓瑪”。五位不同年齡、不同行業(yè)的卓瑪,各有自己的故事。
65歲的德慶卓瑪生活在被稱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的山南市乃東區(qū)克松社區(qū),她出生在克松莊園的牛棚里;
52歲的卓瑪是家里第一代大學生,后來成為西藏自治區(qū)氣象局氣候中心氣候監(jiān)測與評估室的首席專家;
40歲的斯朗卓瑪作為西藏第一代鐵路職工,曾經迎接過青藏鐵路第一班列車駛進拉薩;
“90后”洛桑卓瑪在2011年獲得過第25屆世界超級小姐大賽中國區(qū)總決賽第4名,2016年在家鄉(xiāng)拉薩創(chuàng)立了一家少兒模特和美育培訓機構;
13歲的牧區(qū)姑娘多吉卓瑪愛踢足球,報名參加學校足球興趣小組的她與小伙伴一起在海拔4000多米的球場上奔跑......
從過去到現(xiàn)在,美麗“卓瑪”一直在被歌唱。如今,獨立、自強,以及自由選擇人生的權利和能力,成為當代“卓瑪”的多彩底色。這背后,是一個走向新生的西藏,一個不斷實現(xiàn)跨越發(fā)展的西藏,一個更加現(xiàn)代、開放、包容的西藏。在這片熱土上,將有更多美麗持續(xù)綻放。
1969年,在珠峰腳下的日喀則,一個名叫卓瑪?shù)男∨⒊錾?。她說,母親為自己取這個名字,是希望她能善良勇敢,無私助人。后來,這個小女孩成為家里第一代大學生,逐步成長為西藏自治區(qū)氣象局氣候中心氣候監(jiān)測與評估室的首席專家。
她曾在珠峰腳下的暗夜里掐著秒讀數(shù)發(fā)報,也曾在藏北的牧場上頂著狂風收集數(shù)據,耕耘高原氣象,三十年如一日。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上圖為:卓瑪在西藏自治區(qū)氣象局氣候中心留影(3月12日攝);左下圖為:卓瑪(右)在西藏自治區(qū)氣象局氣候中心和同事討論氣象數(shù)據(3月12日攝);右上圖為:卓瑪在西藏自治區(qū)氣象局氣候中心工作(3月12日攝);右下圖為:卓瑪(右)在西藏自治區(qū)氣象局氣候中心和同事交流(3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2006年,25歲的斯朗卓瑪站在剛落成的拉薩火車站站臺上,迎接青藏鐵路第一班列車進站。作為西藏第一代鐵路職工,她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曾經,斯朗卓瑪從家鄉(xiāng)的小山村去縣里上學,要花三天翻雪山,再站在卡車車斗里顛簸一天。從北京西藏中學考入西南交通大學后,她因為返藏路途太過曲折,來不及回家就直接去學校報到。想家嗎?想。但她更堅定自己的求學志向——自己將要見證的,是西藏的跨越。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斯朗卓瑪在拉薩火車站工作(3月22日攝);右上圖為:斯朗卓瑪(左)在拉薩火車站和同事合影(3月22日攝);右下圖為:斯朗卓瑪(右)引導乘客上車(3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旦增尼瑪曲珠 攝
洛桑卓瑪大學畢業(yè)回到拉薩時,頂著“世界超級小姐”的光環(huán)。2011年,她獲得了第25屆世界超級小姐大賽中國區(qū)總決賽第4名。但當她告訴媽媽,自己要以模特為終身事業(yè)時,媽媽和她大吵了一架。
2016年,洛桑卓瑪在家鄉(xiāng)拉薩創(chuàng)立了一家少兒模特和美育培訓機構。幾年間,她培訓的學生屢次在國內少兒模特比賽中獲獎,也登上過時裝周的T臺。但除了這些,她更想讓孩子們知道,美沒有單一標準,美是自信。
她笑稱,已經活成了自己心中“卓瑪”的樣子。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上圖為:洛桑卓瑪指導參加少兒模特培訓的學生(3月13日攝);左下圖為:洛桑卓瑪(右一)和參加少兒模特培訓的學生一起做游戲(3月13日攝);右上圖為:洛桑卓瑪(左)在拉薩一家健身房上搏擊課(3月14日攝);右下圖為:洛桑卓瑪和參加少兒模特培訓的學生合影(3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13歲的牧區(qū)姑娘多吉卓瑪愛踢足球,父母卻告訴她:“女孩子要有女孩子樣?!彼焐喜徽f話,卻依舊報名參加了學校的足球興趣小組。她只有一雙硬靴子,放牛時穿,踢球時也穿。
學校建在牧場盡頭的路旁,開設了足球、籃球、旱冰、舞蹈等多個興趣小組。
這天,學校的足球聯(lián)賽就要開始,多吉卓瑪匆匆吃了飯,準備出發(fā),媽媽將一雙新球鞋遞到她手里。穿上新球鞋,多吉卓瑪與男孩、女孩們一起踏上賽場。海拔4000多米高原上的風,吹在她泛紅的臉頰上。賽場邊,觀眾們吶喊著:“卓瑪,卓瑪,向前跑??!”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多吉卓瑪放學后拎著足球鞋回家(3月10日攝);右上圖為:多吉卓瑪在當雄縣龍仁鄉(xiāng)附近的牧場放牛(3月10日攝);右中圖為:多吉卓瑪參加龍仁鄉(xiāng)中心小學的足球興趣課(3月9日攝);右下圖為:多吉卓瑪(中)參加龍仁鄉(xiāng)中心小學的足球聯(lián)賽時在比賽中帶球(3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南通西藏民族中學:情系雛鷹 愛在通城
2012年12月,南通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民宗局、共青團南通市委、市婦聯(lián)等6部門聯(lián)合發(fā)文,在全社會招募志愿者家庭開展結對活動。[詳細] -
這些西藏姑娘,為什么叫卓瑪?答案太美了……
能夠獲得福氣 但在她童年生活的克松“谿卡”(“莊園”)里 她是一名沒有自由的農奴。[詳細] -
來西藏,尋找“卓瑪”
她說,“卓瑪”在傳統(tǒng)藏文化中代表女神。她猜想,或許起名字時,家里長輩希望自己能夠獲得福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