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極”之上,更加讀懂“老西藏精神”
中國西藏網(wǎng)訊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這是西藏自治區(qū)阿里地區(qū)獅泉河烈士陵園大門兩旁鐫刻的對聯(lián)。
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名副其實的“高極”?!案邩O”之上,氣候惡劣、條件艱苦,一代又一代人像紅柳樹一樣扎根綻放,孕育傳承著“老西藏精神”。
圖為阿里地區(qū)獅泉河烈士陵園
圖為阿里地區(qū)獅泉河烈士陵園
圖為中國西藏網(wǎng)阿里采訪組一行,在阿里地區(qū)獅泉河烈士陵園向長眠于此的烈士們鞠躬致敬
走進烈士陵園,墓碑上鐫刻的名字、犧牲的年月、進藏先遣連的事跡,讓前來祭奠瞻仰的中國西藏網(wǎng)阿里采訪組一行感慨萬千。
先遣功臣李狄三,1951年5月,因高原病永遠閉上了雙眼。與他同眠在“高極”之上的,還有進藏先遣連的62名官兵。
1950年7月31日,在 “向西藏大進軍”的號召下,解放軍第二軍獨立騎兵師第一團第一連“進藏先遣連”進軍西藏阿里。這支隊伍由漢、回、藏、維吾爾等7個民族136人組成,李狄三為進藏先遣連軍政首長,李子祥為指導員,曹海林為連長,彭青云為副連長。
從新疆于田縣普魯村出發(fā),進藏先遣連沿著于田通往喀喇昆侖的古道向藏北進發(fā)。茫茫雪山、山高路遠,等先遣連到達阿里噶大克(今噶爾縣),63名官兵殉職。
蒼茫雪域之上,鮮活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這里。一代代奮斗者,沿著先遣連的足跡,繼續(xù)書寫著忠誠、偉岸。
“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二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團結重如岡底斯山?!笨追鄙贡畠蓚鹊耐炻?lián),正是其人生寫照。
年僅19歲的丹增曲烈長眠于象泉河畔的札達縣烈士陵園。2013年2月6日,札達縣薩讓鄉(xiāng)日巴村嘎布熱組牧場因強降大雪、道路封堵,兩名牧民被大雪圍困。當日中午,丹增曲烈一行前往救援,途經(jīng)一段山坡低洼處發(fā)生雪崩,7人被埋,包括他在內的6人不幸犧牲 ,一人重傷。
圖為阿里地區(qū)獅泉河烈士陵園一角
圖為札達縣烈士陵園一角
“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痹讵{泉河烈士陵園、札達縣烈士陵園、阿里軍分區(qū)軍史館等地,一張張照片、一段段文字、視頻的介紹,讓中國西藏網(wǎng)阿里采訪組一行長久駐足、唏噓不已。
進藏先遣連的英雄事跡、守邊固邊那些“可愛的人”,采訪中那些將工作生活艱辛付諸笑談的臉龐、那些在這里已堅守了5年、10年、20年的身影……
西藏和平解放已70年,“高極”之上,更是精神高地。扎根邊陲、建設雪域的奮斗者正不斷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中國西藏網(wǎng) 記者/王淑 王媛媛 賈華加 趙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我們的傳家寶丨老西藏精神
從拉薩河谷到羌塘草原,從阿里高原到綠海林芝……今天的西藏,風景優(yōu)美,人民幸福,被稱為“雪域天堂”。[詳細] -
讀李雅君先生散文集《格?;ㄩ_》有感:歲月鐫刻出的詩意生命
新年伊始,筆者有幸拜讀了多年師友李雅君先生的散文集《格桑花開》,本書由西藏人民出版社于2020年6月出版,封面借鑒西藏傳統(tǒng)繪畫藝術風格,采用黃黑白三色,裝幀風格古樸、清秀、典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