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6月15日在阿富汗巴米揚省拍攝的弗拉迪石窟遺址區(qū)一景。新華社發(fā)(塞夫拉赫曼·薩菲攝)
位于阿富汗中部的巴米揚山谷,夜色中萬籟俱寂。中國學者邵學成在一處石窟中手持照明燈,對準殘存的壁畫一隅,興奮地對記者說:“看!那就是飛天!”
6月15日,在阿富汗巴米揚省的巴米揚大佛遺址區(qū),中國學者邵學成展示書中記載的巴米揚大佛相關(guān)內(nèi)容。新華社發(fā)(塞夫拉赫曼·薩菲攝)
2022年11月,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亞洲文化遺產(chǎn)保護基金啟動“巴米揚守護人”項目。今年6月中旬,項目志愿者、上海外國語大學世界藝術(shù)史研究中心研究員邵學成和團隊再次來到阿富汗巴米揚省,與當?shù)貙<抑驹刚咭坏?,開展考古調(diào)查與文物保護公益活動。
6月15日,在阿富汗巴米揚省,中國學者邵學成在一處石窟中觀察壁畫。新華社記者 趙家淞 攝
6月15日,在阿富汗巴米揚省的弗拉迪石窟遺址區(qū),中國與阿富汗文物保護人員一同進行考古工作。新華社發(fā)(塞夫拉赫曼·薩菲攝)
巴米揚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穆罕默德·塔吉·塔加多西6年前在巴米揚與邵學成相識。塔加多西2019年參觀過中國敦煌莫高窟。他認為,莫高窟與巴米揚石窟中呈現(xiàn)的佛教藝術(shù)有著深刻聯(lián)系,保護巴米揚石窟也是維護阿中兩國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記憶。
巴米揚城曾是古絲綢之路重鎮(zhèn),是連接東亞、西亞和南亞的重要交通樞紐,見證了多種宗教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巴米揚山谷有大約3000個大小佛窟,2003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整體列為世界瀕危文化遺產(chǎn)。舉世聞名的兩處巴米揚大佛遺址就坐落在這個山谷內(nèi)。邵學成與團隊成員仔細考察了東大佛洞窟旁的佛窟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與壁畫保存情況。
“這個佛窟內(nèi)的壁畫保存下來不容易,為防止壁畫進一步受損,我們可以幫當?shù)亟ㄒ簧饶鹃T,既能便于管理,又能減少壁畫被盜割的風險?!鄙蹖W成說。
這是6月15日在阿富汗巴米揚省弗拉迪石窟遺址區(qū)拍攝的一處石窟頂部結(jié)構(gòu)與殘存壁畫。新華社發(fā)(塞夫拉赫曼·薩菲攝)
6月16日,在阿富汗巴米揚省的巴米揚大佛遺址區(qū),參加“馕課”的當?shù)貙W生穆罕默德·扎伊德展示榮譽證書。新華社發(fā)(塞夫拉赫曼·薩菲攝)
為提升當?shù)孛癖娪绕涫悄昵嘁淮奈奈锉Wo意識,近兩年來,“巴米揚守護人”團隊資助并指導巴米揚石窟群的文保工作者為當?shù)貎和_設“馕課”。之所以稱為“馕課”,是因為孩子們每完成一次文物保護課程,就能獲得一份獎勵——當?shù)氐闹魇场扳巍薄?/p>
6月15日,在阿富汗巴米揚省的巴米揚大佛遺址區(qū),當?shù)貎和瘏⒓印扳握n”。新華社發(fā)(塞夫拉赫曼·薩菲攝)
記者在“馕課”現(xiàn)場看到,48名兒童坐在大佛遺址前的空地上,聚精會神地聽上海大學上海美術(shù)學院副教授陳志剛講課:“大家生活的山谷是阿富汗兩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世界各地的文保學者談到阿富汗,就會想到巴米揚大佛,東大佛高38米,西大佛高55米……”
石窟攝影師孫志軍時隔6年再次來到巴米揚石窟,看到這里基礎設施和保護設施的改善,學生們對巴米揚石窟也都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塔加多西說,自“巴米揚守護人”項目開展以來,當?shù)貎和瘜亦l(xiāng)歷史的了解逐步加深,當?shù)鼐用駥ξ奈锉Wo的意識也顯著提高。
6月15日,在阿富汗巴米揚省的弗拉迪石窟遺址區(qū),中國學者邵學成(左)與當?shù)毓ぷ魅藛T一同進行考古工作。新華社發(fā)(塞夫拉赫曼·薩菲攝)
六年級學生穆罕默德·扎伊德每次上課都收獲滿滿,回去再講給家人聽。弗拉迪石窟、卡克拉克石窟……扎伊德對巴米揚著名遺址的名字如數(shù)家珍。
“我以后想從事歷史和考古領域的工作,為祖國未來的發(fā)展做出貢獻?!痹恋抡f。
6月15日,在阿富汗巴米揚省的弗拉迪石窟遺址區(qū),中國與阿富汗文物保護人員一同進行考古工作。新華社發(fā)(塞夫拉赫曼·薩菲攝)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