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一区视频|日本久久久久午夜免费|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国内精品视频在线九九视频

tibet.cn
home

“吃點再睡”還是“餓著睡”?這3類人建議別餓肚子睡覺→

發(fā)布時間: 2025-03-31 14:51:00 來源: 央視一套

  晚上睡前餓了,特別想吃東西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一般你會選擇餓肚子睡覺還是吃點夜宵?

  餓著肚子睡覺

  對身體有什么危害?

  食物在胃里排空的時間約為4—5小時,如果18點吃完飯,到22點時,胃里的食物就基本排空了。此時身體會分泌一種讓你想吃飯的激素,也就是俗稱的“胖素”,與之相對的是“瘦素”。熬夜時,身體會分泌“胖素”,而“瘦素”只有在睡眠狀態(tài)下才會分泌。因此,很多人會發(fā)現睡得越晚越想吃東西,甚至餓得難以入睡。

  長期餓著肚子睡覺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胃炎、胃潰瘍

  不管是否吃飯,胃腸道都要分泌胃酸。胃酸是一種強酸,如果直接和胃黏膜接觸,時間久了容易導致胃炎、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

  影響睡眠

  餓著肚子睡覺可能會引起心慌、出汗、乏力、手抖,嚴重可能會影響睡眠質量,使人難以進入深度睡眠。

  低血糖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空腹睡覺會引起“黎明現象”,嚴重可能會引起昏迷。

  哪些人適合吃夜宵?

  糖尿病患者

  為了避免出現“黎明現象”,一般建議糖尿病患者在睡覺前吃一些健康食物,這樣能夠保證夜間血糖平穩(wěn)。

  胃病、肝病患者

  這些患者容易出現食欲下降,雖然很容易餓,但是吃一點就飽,吃夜宵能讓患者在夜間維持營養(yǎng)吸收。如果把加餐放到白天,可能會影響患者的正餐,所以建議晚飯兩小時后吃一些夜宵,比如粥、饅頭、面條、小餛飩等,夜宵的量可以和正餐一樣。

  消瘦的老年人

  老年人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加之患有基礎疾病,造成食欲不振、飯后容易腹脹,以致體重持續(xù)下降,這時候建議養(yǎng)成睡前加餐的習慣。一方面不影響一日三餐,同時也利于胃腸道吸收營養(yǎng),防止體重進一步下降。

  夜宵吃不對有哪些風險?

  肥胖

  夜間活動減少、代謝減慢,睡前增加飲食,人體會將多余的能量轉化為脂肪儲存,從而引起體重增加,導致肥胖問題。

  失眠

  睡前吃得太飽,容易引起大腦活躍,導致失眠。

  增加胃腸負擔

  夜間睡眠期間,通常胃腸道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相應減少,睡前額外增加飲食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導致出現消化不良、食物反流、惡心、嘔吐等癥狀。

  可能引起胃食管反流

  很多人習慣在睡前喝牛奶,牛奶營養(yǎng)豐富,其中含有的色氨酸等成分有安神助眠的作用,但在睡前飲用可能會引起胃食管反流。燒心、胸骨后疼痛、咽部不適、慢性咳嗽、哮喘、鼻竇炎等,都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的表現。

  損害腎功能

  燒烤、火鍋、炸雞、泡面……這些高鹽、高油的夜宵會引起體內水鈉潴留,增加腎臟代謝負荷。

  睡前餓了到底應該怎么吃?

   臨睡前1—2小時吃夜宵

  不建議吃完夜宵馬上睡覺,這樣不利于腸胃健康和入眠,建議睡前1—2小時吃夜宵。

   盡量選擇清淡的食物

  建議優(yōu)先選擇燕麥片、全麥面包、蘇打餅干、蘋果等,這些食物不容易給胃腸道增加負擔。

   不要吃得太飽

  吃得太飽再睡覺,很容易讓身體把額外的熱量儲存為脂肪,導致肥胖。上床睡覺前只要保證沒有饑餓感即可。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是對手還是助手,醫(yī)生如何與AI“做同事”?

    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目前也已經完成DeepSeek-R1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上線了智能助手。 [詳細]
  • 張勤:醫(yī)療診斷領域應用AI技術要可信、可靠、可解釋

    去年11月,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國家中醫(yī)藥局、國家疾控局研究制定了《衛(wèi)生健康行業(yè)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列出了衛(wèi)生健康行業(yè)的84種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從輔助診斷、輔助決策,到輔助治療、輔助規(guī)劃等,強調了人工智能的“輔助”定位。 [詳細]
  • 六部門:3月31日起全國公立醫(yī)療機構取消門診預交金

    據國家衛(wèi)健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財政部、國家醫(yī)保局、國家中醫(yī)藥局、國家疾控局、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規(guī)范公立醫(yī)療機構預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衛(wèi)辦財務發(fā)〔2025〕5號,以下簡稱《通知》),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國公立醫(yī)療機構取消門診預交金、規(guī)范住院預交金管理。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