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不是越貴越好
市場上各種各樣的維生素琳瑯滿目,價格各異,很多市民認為價格高的維生素就是好的,其實不然。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正確選擇維生素和服用維生素?來自醫(yī)院的專業(yè)藥師給出了詳細的建議。
孕婦應多補充維生素C
武警廣東省總隊醫(yī)院藥劑科副主任張國祥副主任藥師介紹,維生素C又叫抗壞血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人體不能自主生成維生素C,因此必須每天從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中攝取來滿足全身需要。維生素C在維持人體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它參與機體內抗體及膠原形成,組織修補(包括某些氧化還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葉酸的代謝,鐵、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質的合成,以及維持免疫功能,羥化5-羥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性,并促進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等。
不同的人群可能對維生素C需要量也有不同。我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每日維生素C的攝入量是4~6歲60毫克,7~10歲80毫克,ll~13歲90毫克,14歲以上人群100毫克,孕婦和乳母130毫克。某些人士在生理病理條件下需要量會更多,長期吸煙、長期服用某些藥品(避孕藥、抗生素、阿司匹林者)、愛吃腌熏烤肉、精神壓力大者、減肥節(jié)食者、挑食偏食者有可能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大增,若不能從膳食中獲取足量維生素C時,還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C。
不過,額外補充維生素C,需要有醫(yī)生規(guī)范化的指導,因為服用過多會引起不良反應。張國祥介紹,長期每日服用2~3克可引起停藥后壞血病,故宜逐漸減量停藥。長期攝入大量維生素C可引起尿酸鹽、半胱氨酸鹽或草酸鹽結石。過量服用(每日用量1克以上)可引起腹瀉、皮膚紅而亮、頭痛、尿頻(每日用量600毫克以上)、惡心嘔吐、胃痙攣。醫(yī)生提醒,如果懷疑用藥過量或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立即停藥,并尋求醫(yī)生幫助。
建議:多從天然食物中補充
獲取維生素C的途徑主要有下列幾種:日常飲食、保健食品和藥品。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C的重要食物來源,如刺梨、櫻桃、番石榴、沙棘、鮮棗、柿子、獼猴桃、山楂、草莓、木瓜、柑橘類水果等,以及絕大多數的綠葉蔬菜、西紅柿、辣椒、青花菜、芥藍菜花等,均富含天然維生素C。醫(yī)生建議,吃天然、應季和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來補充維生素C是最佳選擇,均衡飲食的正常人不需要額外補充。
醫(yī)用維生素C是藥物,有藥“準”字號的批準文號,是化學合成品,價格低廉,有一定的藥物不良反應,生物活性較低,成分單一,幫助機體抗氧化能力較差。如果身體明顯缺乏維生素C或有治病需要,服用醫(yī)用維生素C片是必要的。
保健品維生素C片(口含片、咀嚼片、泡騰片)屬于保健食品,是“健”字號的生產文號,如果是用從植物中提取的維生素C作為生產原料生產的,一般無毒性,生物活性較高,易吸收食用,通常還含有其他植物營養(yǎng)素,抗氧化能力更強。但有的保健品為了提高其作用和療效,在維生素C保健食品中摻進醫(yī)用維生素C,價格卻不低,需要消費者認真甄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中國人為什么怕寒?陽虛體質占比大 愛喝熱水有傳統(tǒng)
多曬太陽。天氣轉涼,如果戶外活動減少,可在陽臺上曬曬背部,借助自然界陽氣溫通經脈。[詳細] -
“臟腑點穴”和順氣血
丹丹因治療皮膚病,近半年持續(xù)口服藥,導致經常腹脹、無食欲、惡心等,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非常痛苦。[詳細] -
易掉發(fā)揉揉頭皮 按壓這幾個穴位養(yǎng)護頭發(fā)
入秋過后,不少人發(fā)覺頭發(fā)掉得比以前多了。這是頭發(fā)經歷了夏季陽光傷害2至3個月后損傷積累的結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