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在黃沙中浸染
黃沙頭網(wǎng)格治沙。欒雨嘉 攝
4月12日,記者來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從縣城出發(fā)一路向東,就會讓人想起夏日里這座小城郁郁蔥蔥的綠茵和香遠益清的紫丁香。半個小時后,記者來到了貴南縣黃沙頭沙漠公園。
跟隨貴南縣自然資源和林業(yè)草原局辦公室主任陶銳,記者登上黃沙頭沙漠公園里高21米的觀景臺,在這里可以看見多年來貴南縣人民的治沙成效。
隨著陶銳手指的方向向沙漠腹地眺望,一個個綠色的防沙方形網(wǎng)格已經(jīng)將沙丘牢牢“束縛”,網(wǎng)格之中的一棵棵楊樹、烏柳、檸條、披堿草等植物緊緊地鎖住了漫漫黃沙里的水分,減少了風沙對黃沙頭當?shù)氐那趾Α?/p>
“4月12日,貴南縣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召開了全縣國土綠化動員大會,標志著全縣2022年國土綠化工作全面啟動。分別在木格灘沙漠、德格灘等植樹點全面展開,各個單位的領導干部、學生、武警官兵等各行各業(yè)都要到這里來種樹。今年義務植樹造林將持續(xù)3天,預計完成義務植樹106萬株,網(wǎng)圍欄修復450千米,成林地修枝116.67公頃,有林地澆水200公頃,在這里你能夠體會到貴南人民一代接著一代薪火相傳的治沙精神?!碧珍J說。
據(jù)了解,上世紀中期以前,黃沙頭及木格灘周邊沙漠每年以5至15米的速度向東南肆意擴展蔓延,每年200多公頃草地、耕地被沙漠吞噬。肆虐的黃沙,嚴重侵蝕著貴南縣人民群眾的生存環(huán)境,出現(xiàn)了“沙逼人退”的局面,打一場“治沙戰(zhàn)”迫在眉睫。也就是從那時起,貴南縣人民群眾開始了長達20余年的“治沙戰(zhàn)”。
陶銳是貴德人,2017年,他到貴南縣參加工作。貴德縣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稱,來了貴南,他才知道這里與自己山美水美、山清水秀的家鄉(xiāng)比較起來,是有多么的不同!
“來這里的第一感受就是風沙很大,氣候條件也不是很好,而且縣城內(nèi)的苗木種類也比較少。從2018年開始,貴南縣開展了大規(guī)模國土綠化三年行動,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縣委縣政府動員社會各界力量,黨政軍民學齊上陣,在縣城周邊、黃沙頭、木格灘沙漠、多什則溝等地實施了大面積植樹造林、防沙治沙、封山育林等生態(tài)保護項目,建成了長達300多公里的‘沙漠里的綠色長城’。如今,全縣森林覆蓋率由1996年前的2.6%提高到如今的19.24%,實現(xiàn)了由‘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大扭轉。這五年以來,我明顯感覺到縣城以及貴南沿途的風沙明顯變少了,開車回貴南的路上也能看到遠處防沙治沙的草方格,能夠看出貴南縣對生態(tài)保護工作的重視?!碧珍J坦言。
陶銳告訴記者,之所以貴南縣防沙治沙可以取得積極成效,還在于貴南縣針對不同的立地條件,在治理措施上因地制宜、精準區(qū)別,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在加強與科研單位和院校交流合作的同時加大新技術的試驗推廣應用。
陶銳說:“比如在流動半流動沙丘,我們將工程固沙與生物治沙相結合。在迎風面設置1.5m×1.5m的草方格沙障,在設置好的草方格沙障內(nèi)栽植青楊,進行烏柳插桿并點播檸條沙蒿等,而在背風坡實行插桿造林。在丘間地,我們則采取植苗造林,栽植烏柳苗和沙棘苗,并用網(wǎng)圍欄進行封育等?!?/p>
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貴南縣持續(xù)開展生態(tài)綜合治理,依托三北防護林、防沙治沙、禁牧封育、三江源二期等一大批生態(tài)骨干工程,全縣森林覆蓋率達19.24%,草原植被覆蓋度達65.82%,比“十二五”分別增長4.3個百分點和13個百分點。陶銳表示,今后,將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繼續(xù)堅持和發(fā)揚“貴南治沙精神”,從自身做起,當好生態(tài)保護的排頭兵,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貴德:大河向東流 景美年更豐
近年來,貴德縣以舉辦梨花節(jié)融入旅游開發(fā),讓果農(nóng)們看到了新的致富途徑。從一朵花到一顆梨,一個“梨產(chǎn)業(yè)”在貴德應運而生。[詳細] -
黃河岸畔水生態(tài)修復效果顯著
完善“水-草-魚-鳥-人”共生系統(tǒng),帶動周邊旅游發(fā)展,改善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居環(huán)境。[詳細] -
山水之間 黃河岸畔秋光正好
黃河清、丹霞美、秋葉黃,山水之間,母親河畔的高原小城展示著自己的秋日魅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