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守在“天上的哨所”
5月的卓拉仍是冰封一片,要想看見綠色,還得再等一個月。
每年11月卓拉進入雪季后,哨所官兵的生活就慢下來。大雪封山期間,時間的流逝在卓拉并不明顯,一天、兩天……一月、兩月似乎都一樣,放眼望去,面前都是白茫茫的雪山。
哨所的戰(zhàn)士楊東儒說,在這里,人要戰(zhàn)勝的不僅是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還有觸目皆是的“一成不變”。
幾十年前,西藏軍區(qū)某團在海拔4687米山脊的石頭上刻下“卓拉哨所”的名字,從此,卓拉就成了邊防線上的一個小窗口。這些年來,駐防的官兵換過一批又一批,但不變的是他們的使命——守好卓拉。
卓拉哨所常年風雪不斷,每年有長達半年的封山期,這里含氧量不到內地的三分之一,被稱為“掛在天上的哨所”。
前哨長嘎桑次仁說,“沒人想挑戰(zhàn)‘生命禁區(qū)’,但我們必須守在這里,因為‘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這是西藏軍區(qū)某團卓拉哨所官兵最愛唱的歌,“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wèi)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备柙~里這樣寫著。
一
早上7點50分,卓拉哨所的一天就開始了。楊東儒昨晚又沒睡好,早早就醒了,“高原的氣候讓人睡不安穩(wěn)?!彼f,戍守在高原上的很多官兵都得靠安眠藥才能睡個好覺,卓拉海拔高,官兵們更是如此。
那是種什么感覺呢?前半夜翻來覆去睡不著,人非常精神;后半夜迷迷糊糊,也不知道究竟睡了多久,一有點響動,人就醒了。有時候實在困得慌,大腦里就會出現(xiàn)兩股力量“打架”,明明清醒了,可眼睛就是睜不開。
這種情況在新來的官兵身上最為常見,有經驗的老兵這時就會讓他們吸會兒氧,果然就感覺舒服多了。在卓拉,沒有什么藥比氧氣更管用。以前老兵們不好意思吸氧,那是留給新兵或者救命用的,如今條件改善,只要有人需要,隨時隨地都可以吸氧。
晚上,卓拉下了一夜暴雪,哨所飼養(yǎng)的軍犬早早回到犬舍里,蜷縮著擠在一起御寒;官兵出去上個廁所,凍得都要打個寒顫。哨所里的火爐一直生著火,外面風呼呼地吹著,沿著火爐的排氣管往里一鉆,火焰就會往回涌??吹竭@一幕,楊東儒就會順著排氣管往上方看,那里裝著一個報警器,房間里一氧化碳要是超標了,它就會響。
楊東儒在哨所的兩年里,報警器響過幾次,都是在官兵們睡熟了的后半夜。刺耳的聲音響起,官兵們就往走廊上跑,憋著氣拉開窗戶,深吸一口涼氣,立馬清醒了。
夜里迷迷糊糊中還聽見打了不少雷,幸好不在哨所附近。卓拉雪多雷多,官兵們都知道雷的厲害,一遇上打雷,他們就會切斷所有電源,防止雷電進屋“巡邏”。
在卓拉,一年中大概有一半天數(shù)都會打雷,而且雷電極容易溜進屋,在房間里四處跑,要是碰上電器,不打冒煙絕不罷休。哨所里被雷擊壞的手機就不少,唯一一臺電腦也被雷電打壞了。楊東儒就和雷電有過“親密接觸”,“就看到一道火線從腳邊竄過,擊中電話機,然后就是一股刺鼻的焦糊味?!?/p>
二
卓拉哨所的官兵習慣把一年分為兩季——雪季和雨季。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5月是雪季,也是封山期。這個季節(jié)里,常常是早上還晴空萬里,下午暴雪就鋪天蓋地而來,第二天一早又放晴了。官兵們每天必做的事就是鏟雪,把哨所門前平臺上的雪推到一邊,清理出一條巡邏通道,然后備裝巡邏。
哨所里有一個大鐵桶,緊挨著火爐擺放,把鐵桶裝滿雪也是官兵們每天的任務之一,日常的生活用水就是這么來的。卓拉缺水,離哨所最近的取水點是五六公里之外的日月湖,5月那里仍然一片冰封,想要在湖邊洗衣服,得先用十字鎬在湖面上鑿冰半小時,才能見著水。
雪季時,官兵們兩三天才會洗漱一次,如果要洗澡,那得幾個月后輪換時下山到連隊再洗。平日在哨所,他們也就簡單給自己擦個身子。楊東儒說,就算是雨季,大家也很少洗,因為容易感冒。堅守“雪山孤島”,官兵們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半年前,楊東儒給哨所的戰(zhàn)友帶了一支牙膏,結果那支牙膏到現(xiàn)在還沒用完。
平日,官兵們見得最多的就是雪和山,偶爾看到一只牦牛都是稀罕事。去年年底,駐地政府某單位派出5人組成慰問團登上哨所,隊伍里有兩名女士,官兵們激動了好久。臨走前,女士主動要求給他們一個擁抱,哨所里年齡最小的戰(zhàn)士一下紅了臉,大家為這事打趣了很久。
去年,部隊和駐地縣政府體恤卓拉的官兵用水困難,給哨所裝了蓄水池和凈化器等設備,考慮到高原氣溫低,還特意在蓄水池外面加了一層保溫層。但氣溫太低,管道和蓄水池里的水仍然結了冰。
三
已經過去的2018年,最讓官兵們高興的是從連隊到卓拉的索道修好了,哨所近半個世紀以來運輸物資靠“人背馬馱”的歷史結束了。
卓拉哨所距連隊10多公里,中間隔著三道坡,分別是“忘鄉(xiāng)坡”“忘情坡”“忘憂坡”,其中“忘情坡”最險,坡度大,不踩實很容易滑落。四五月份在內地已是春夏之交,但在卓拉積雪還有沒膝深,即使是體力較好的官兵,步行上哨所也得攀爬近5個小時。
索道修好之前,每隔一段時間官兵們就得下山去把新鮮蔬菜等物資背上來,這其實是一項危險的任務。每次上山,他們都得準備好探路棍、“救命繩”等東西。大雪掩埋了地上的一切,官兵們上山的每一步都得靠探路棍,一不小心就可能掉進雪窟窿里。關鍵時刻,“救命繩”真的能救命,把一端系在戰(zhàn)友腰上,然后互相使勁推扶,靠這些簡單裝備,他們化解過不少險情。
新來的官兵第一次“背菜”大多體驗不佳。呂勝超說,肺就像拉風箱,喘得厲害,走幾步就想坐下,多吸幾口氣,可是手腳怕冷,坐久了更難受。
這個剛滿20歲的小伙對“背菜”印象實在太深了。去年12月,因為戰(zhàn)友生病,他們下了山,結果回來時天就黑了?!疤貏e絕望?!彼f,一行人只能靠手機照明、尋找方向,經常上了一個坡才發(fā)現(xiàn)位置不對,又折回來,“天又冷,雪往臉上一吹,生疼,手抓著石頭借力,立馬感覺被‘粘’住了?!?/p>
回到哨所,呂勝超就往火爐邊靠,他的手又紅又腫,鞋子里都是雪,腳早就麻了。戰(zhàn)友給他打來熱水泡腳,他剛把腳放進去就抽筋了,疼得他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嘎桑次仁對此也深有感觸,作為哨長,幾乎每次下山他都得帶隊。2016年,他剛上卓拉哨所那會兒,索道還沒修建,官兵們每星期都得下山去“背菜”,大雪封山前,還得“冬囤”。
“冬囤”主要囤大米和煤炭,封山期前一個月是哨所的官兵們最繁忙的時候。一車車大米和煤炭到了哨所山下平臺的位置就再也無法前進一步,想進大門還得“爬過”266級臺階。嘎桑次仁說,他們背完大米背煤炭,每天沒有執(zhí)勤任務的官兵輪流來,那大半個月,戰(zhàn)士們幾乎每人都得摔幾跤?!皩嵲跊]力氣了,才會被煤筐‘拽’倒在雪地里。”看著滿身滿臉煤渣的年輕戰(zhàn)士坐在地上眼巴巴地看著他,嘎桑次仁覺得又可愛又令人心疼。
四
卓拉哨所里的官兵大都很年輕,年紀最小的還沒滿20歲。平日里,沒有執(zhí)勤任務時,官兵們努力將“千篇一律”的日子過得豐富多彩。
呂勝超喜歡堆雪人、掏雪洞。上哨所之前,他從沒見過這么大的雪,常常是一夜之間,通往哨所的臺階就被雪全覆蓋了,積雪的厚度有一人多高。天氣好時,他就拉著戰(zhàn)友到雪地里打滾,或者掏出個雪洞鉆進去,然后讓戰(zhàn)友把洞口封住,不一會兒,他又從雪洞上方鉆出來了。
戰(zhàn)士擁忠格西喜歡打臺球,哨所里有一張臺球桌,沒有任務時他就去打,時間長了,練就一手好球技。他還喜歡去巡邏,因為“穿著軍裝,拿著槍的樣子很帥”。
有時候,大家在一起烤火時會把電視打開,也不看,就是聽個聲音,可是外面的電視信號發(fā)射器總是會被風吹歪,經常得去撥一撥,電視畫面才清楚。
楊東儒沒什么愛好,偶爾空閑時就視頻聊天看看家人。哨所信號不好,打電話有時得跑到另一個山頭上。天氣好時,他會約上戰(zhàn)友,結伴去山脊上打電話,營房左側300多米都是懸崖,大家必須互相有個照應。
他參軍13年了,前段時間,妻子又為他生了一個女兒,兒女雙全,楊東儒別提有多開心了。從軍這么多年,他覺得虧欠妻子很多。說起家屬,這個靦腆質樸的男人眼眶紅紅的,“她和兒子一起重感冒,去醫(yī)院輸液,原本兩個小時的輸液時間,她把點滴調快了,只輸1個小時,然后去照顧兒子,也不告訴我?!薄办译娫捴唷睍r,妻子偶然說起這事,楊東儒“心里很不是滋味”。
五
上卓拉之前,每個官兵都知道哨所的情況,但每次團里選拔,報名的人總是很多,羅培說:“在邊防線上,我知道每時每刻我護衛(wèi)的都是我的國家——作為一個軍人,守住邊防是很自豪的?!?/p>
羅培是嘎桑次仁之后卓拉哨所的新任哨長,來自西藏江孜。談起家鄉(xiāng),他語氣里充滿著自豪。1904年,英軍入侵西藏時,曾在此發(fā)生著名的江孜保衛(wèi)戰(zhàn),從此人們稱江孜為“英雄城”。羅培從小就聽著江孜的英雄故事成長,立志長大后也要當一名軍人。
但命運跟他開了個玩笑。高考時,他考了360分,那一年的重點線是285分。填報志愿時,他想填昆明的軍校,就翻了名錄,看到昆明地區(qū)只有一所昆明理工大學,想也沒想就填上了。結果入學一了解,他想報的那所軍校其實是昆明陸軍學院,差點崩潰?!胺艞壛四敲炊嗪脤W校,就是為了穿軍裝,你說我能甘心嗎?”羅培說,幸好后來遇上大學生招兵,這才沒錯過自己的軍人夢。
參軍之后,羅培和家人很難聚在一起,特別是女朋友,常抱怨他不能陪自己?!八m然愛嘮叨,但對我還是很好的。我就是想當兵?!绷_培說。
去年8月1日,他倆領了結婚證,羅培一心想著要給結婚紀念日留下點軍人的色彩,日子就定在了建軍節(jié)。有時候,妻子實在想念他,就會問他什么時候退伍,羅培如實說,自己也不知道,就想一直當兵當下去。戍守在高高的卓拉哨所,“主權”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羅培沒想過脫下軍裝的生活,他和戰(zhàn)友想的都是,在這兒一天就要守好一天,絕不能把祖國的邊界守小了。
-
西藏邊陲的戍邊人
“走在祖國的邊境線上,是一種無比神圣的感覺,”作為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山南邊境管理支隊隆子大隊的兩名入藏新警之一,第一次在玉麥邊境派出所踏上巡邏守邊之路的陳明對自己的選擇愈加篤定。[詳細] -
西藏阿里800余名新兵開啟戍邊生活
4月16日,西藏阿里軍分區(qū)800余名新兵結束了在新疆葉城為期6個月的基礎訓練,乘坐民航班機抵達分區(qū)駐地阿里地區(qū)獅泉河鎮(zhèn),開始了他們在阿里高原的戍邊生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