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一区视频|日本久久久久午夜免费|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国内精品视频在线九九视频

中國西藏網 > 理論 > 資訊

思想的力量——深刻變化看“三農”|深化改革促發(fā)展

韓曉 發(fā)布時間:2018-07-06 09:58:00 央廣網

據中國鄉(xiāng)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無論是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的實踐,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對做好“三農”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都科學地回答了我國“三農”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習近平“三農”思想,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我國農業(yè)農村發(fā)展的科學理論,也是我們做好“三農”工作的行動指南。

中國鄉(xiāng)村之聲推出特別策劃《思想的力量——深刻變化看“三農”》,學習總書記對“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探訪在習近平“三農”思想指引下,我國“三農”事業(yè)的生動實踐。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習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縣委副書記和書記。他在正定推行“大包干”,并提出“半城郊型”經濟發(fā)展理念,使正定這個冀中平原農業(yè)縣終于趕上時代大潮,煥發(fā)出勃勃生機。他從那時起就一直堅持的通過改革推動農業(yè)農村發(fā)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思想正指引我國“三農”事業(yè)不斷前進。

“要繼續(xù)放寬政策,搞活農村經濟,使農民有更多的發(fā)展余地,這是時代的要求,黨的要求,農民的希望!”

——1984年12月22日,習近平同志在正定縣“放寬政策、振興經濟”三級干部會議上的講話

在河北省正定縣廂同村,有一片一望無際的香菜田。初夏時節(jié),正是這里最繁忙的時候。香菜已經長出綠油油的苗芽,在金色的麥田旁顯得朝氣蓬勃。

錢永軍的香菜地

錢永軍是廂同村的黨支部書記,也是這片香菜田的經營者。這段時間,他幾乎天天都在田里,對于田間管理每個細節(jié),都要親自監(jiān)督。他說,這片田全都是從村民手里租來的,只有種好了,掙到錢,才能對得起大家的期盼。

錢永軍:我現在流轉了1100多畝地。主要經營香菜。已經打開局面了,現在就想怎么把成本降到最低,把農民的收入做到最高,降成本就等于增加收入。

對于土地的承包和經營,廂同村的村民都很認同,就連村里的老人也一點都不保守。錢貴香今年已經60多歲了,他告訴記者,這其中的原因,還要從正定赫赫有名的“大包干”開始說起。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來到河北正定擔任縣委副書記。當時,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還沒有廣泛推開,人們的思想還比較保守。習近平騎車下鄉(xiāng)搞調研,了解到生產隊的情況并不是很好,經常是“隊長一打鐘,干活一窩蜂”,社員出工不出力,農民干活沒有什么積極性。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習近平和縣里的干部商量,要學習四川和安徽,找一些試點,搞一搞“大包干”。就這樣,廂同村的農民有了自己的承包地,村里人的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

錢貴香:真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天天吃大鍋飯,出工不出力,分了地以后,大家沒事就去拔拔草,忙地里的活,不怕臟不怕累地干,一下子效果又高了,產量也高了。

現在的村書記錢永軍當時還很小,關于“大包干”的情況,他都是從父輩嘴里聽到的。不過,廂同村村民們對于改革的認同已經形成了共識,一代代地傳遞下來:

錢永軍:現在我們廂同村搞合作社,是本地流轉土地最多的村。我們現在可以搞股份制,還有托管形式的。土地不好流轉的難題能很好解決,現在幾個合作社已經流轉到2200多畝地。我們把十九大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精神一宣傳,黨員群眾就都有所認識。

記者韓曉采訪廂同村村民錢貴香

從當年的“大包干”,到現在的土地流轉,時間雖然已經過去三十多年,改革的內容發(fā)生了變化,但是改革的精神沒有變。當年年輕的縣委副書記在正定人民心中種下了改革開放促發(fā)展的種子,現在依舊在開枝散葉、開花結果。如今,廂同村的香菜生意已經做到了全國各地,新的思路和想法仍然不斷涌現:

錢永軍:我正在考慮把種植、生產、銷售、包裝、運輸做成一條龍。這種一條龍的生產經營做好,老百姓就沒有后顧之憂了,自然而然的產值就上去了。但這不是說幾句話就能做成的,就要一步步的來,一步一個腳印的走,腳踏實地的干,功到自然成!

“從單一的種植業(yè)的小農業(yè),到農林牧副漁全面發(fā)展的立體化大農業(yè),這是認識上的一個飛躍,也是一個突破性的戰(zhàn)略轉變?!?/strong>

“農業(yè)不再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也不再是僅僅提供原料的傳統(tǒng)農業(yè),而已升華為商品化生產的現代農業(yè)。從發(fā)展趨勢看,鄉(xiāng)村工業(yè)和商業(yè)將在農村經濟孕育中迅速發(fā)展起來?!?/strong>

——1984年3月2日,習近平同志在正定縣傳達省委召開的地市縣委書記會議精神會議上的講話

“三夏”時節(jié),河北省其它縣市的大部分地區(qū)種植的都是麥子,但是廂同村卻顯得很是獨特。站在田埂邊,可以看到不同的地塊種植的都是不同的作物。黃色的是麥子,綠色的是土豆苗,遠處用圍欄圍起的是西瓜地,更遠處的白色的是蔬菜大棚。

錢永軍說起廂同村多元化的種植結構顯得很自豪,他說,現在各地都在進行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家都忙著調整種植結構,相比之下,廂同村要輕松很多。

錢永軍:我們這里高效經濟作物有土豆、西瓜,我種的是香菜,還有冷棚,種的是冷棚菜。從30多年以前,大家就有了這種意識,那個時候大家就知道要把“三農”事業(yè)放到前面來,在大家心目中有重要的地位。

是什么讓正定縣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此順暢呢?這還要說到“半城郊型”經濟發(fā)展路子。

1984年6月17日,《人民日報》刊發(fā)通訊《正定翻身記》,肯定正定的探索,贊揚正定發(fā)展“半城郊型”經濟

曹國虹是正定縣農林畜牧局副局長,在正定工作了20多年。他告訴記者,所謂“半城郊型”經濟,是習近平在正定任職時提出的。正定距離河北省省會石家莊15公里,離城市較近。針對這種情況,習近平當年提出,正定的農業(yè)應該走城市和農村中間型的經濟發(fā)展之路。說白了,就是不要單一種植糧食,更要圍繞城市需求,為城市服務:

曹國虹:實際上,總書記在正定時候的“三農”思想,跟現在是一脈相承的。當時正定是高產窮縣,農業(yè)生產特別單一,所以總書記提出發(fā)展“半城郊型”經濟的思路?,F在城市需要什么?其實就是高品質的農產品,或者叫優(yōu)質農產品,再就是休閑觀光。比原來的農業(yè)上升了一個層次。

如今,“半城郊型”經濟這個名詞雖然已經不常被提起,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一直影響著正定的農業(yè)發(fā)展。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時提出,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從“半城郊型”經濟到如今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向需求搞生產的改革思路,早已從正定走向了全國。

“要始終重視‘三農’工作,持續(xù)強化重農強農信號;要準確把握新形勢下‘三農’工作方向,深入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基礎上,著力優(yōu)化產業(yè)產品結構?!?/strong>

——2016年12月20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對做好“三農”工作發(fā)表重要講話

早上7點,正定縣塔元莊村的村委會廣場上聚滿了人,每天,這里都要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察團。

游客:總書記來過這里三次了,總書記都講話說,這里發(fā)展的特別好,所以我們很愿意來。

高樓林立的塔元莊村

在正定工作期間,習近平經常騎自行車到塔元莊村下鄉(xiāng)調研,和村民拉家常、談發(fā)展,鼓勵大家大力發(fā)展第二產業(yè)。那時,塔元莊村正在向溫飽跋涉。2008年,剛剛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第一次出京下基層就再一次來到了塔元莊村,這一次,他囑村干部們要帶領群眾早日奔小康。塔元莊村委會主任趙桂林:

趙桂林:2008年1月份,總書記又到我們這來,讓我們發(fā)揮基層組織作用,發(fā)揮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讓老百姓的腰包盡快富裕起來。我們就按照這種指導思想,用了五年時間,到2013年,通過舊區(qū)改造,把老百姓的生活居住環(huán)境改善了?,F在我們集體收入達到了一千多萬元,給老百姓辦了好多福利,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走集體化道路的優(yōu)越性。

講解員為參觀者講解塔元莊村發(fā)展現狀

一個小小的塔元莊村,寄托著總書記對“三農”工作的重視,寄托著總書記的“三農”情懷。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來到了這里,看到塔元莊村的變化,總書記又提出了把“農業(yè)做成產業(yè)化,養(yǎng)老做成市場化,旅游做成規(guī)范化,提前實現小康村”的發(fā)展方向。這28個字,也鼓勵著塔元莊村蓬勃發(fā)展。

趙桂林:五年來,我們都是按照總書記的囑托,一項一項地落實。成立了合作社,搞規(guī)模種植、無土栽培、花卉觀光等。一是增加農業(yè)效益,另外在農業(yè)發(fā)展方向上起示范作用。旅游這一塊,我們利用正定古城,接著建立農業(yè)觀光園,市民周六日可以來這采摘。我們還打算建兩個大型的水上樂園,省會的人來了有玩有吃有看。

歷史不僅寫在了紙面上,也寫在了中國廣袤農村的沃野上。習近平總書記在正定的工作實踐和理論思想,不僅指導和帶動了正定農業(yè)的發(fā)展,他努力推動農村改革,堅持并親身踐行“要把對待改革的態(tài)度如何、改革工作搞得好壞作為檢驗和考核各級領導干部是否稱職的一個重要標準”也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村的發(fā)展和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采訪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辛鳴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認為,習近平“三農”思想的核心之一正是“要以改革的精神發(fā)展農村”。

辛鳴:總書記當年在正定工作的時候,就特別重視通過改革來推動正定的“三農”發(fā)展。比如他特別強調“統(tǒng)分結合”的經營體制,即通過“分”,讓農民有積極性自主發(fā)展,同時又通過“統(tǒng)”把農民給組織起來,集合起來??梢猿浞值匕鸦盍?、組織力有機統(tǒng)一,為當年正定農村的發(fā)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記者:這種以改革促發(fā)展的理念在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體系中起什么樣的關鍵作用呢?

辛鳴:總體來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發(fā)展的思想,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就是要以改革的精神發(fā)展農村,要用戰(zhàn)略的眼光搞好農業(yè),要以深厚的情感致富農民。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要堅定不移深化農村改革”的發(fā)展理念以及他在正定成功的實踐經驗,對于未來我國農業(yè)發(fā)展有哪些啟示呢?

辛鳴:習近平總書記在正定工作的時候,對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高度重視,這種重視一脈相承,如今發(fā)揚光大。具體到如何搞好農業(yè)、農村、農民的戰(zhàn)略思路方面,也一脈相承。比如堅持以改革推進農村的發(fā)展,當年正定就是通過改革來推動農村發(fā)展起來,今天廣大農村依然要通過改革來實現發(fā)展。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